向外國學習更要向自己學習木葉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珴蓶|
最近發(fā)現許多人都有這樣一種誤解,以為新中國最早只是學蘇聯,從改革開放之后才開始提出向歐美學習的。其實不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國家領導人就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1953年,早在新中國開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時,毛澤東就指出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建設我們的國家。1956年,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的報告里還專門論述了中國和外國的關系,并且明確提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不但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要向人家學習,就是幾十個五年計劃之后,還應當向人家學習?!焙髞恚珴蓶|又明確提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新中國建國之初,基于當時國際、國內形勢,中央提出“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全面學習蘇聯??陀^地說,在建國之初,蘇聯老大哥在新中國的建設發(fā)展過程中給予了我們很大幫助,但即使是中蘇關系的蜜月期,在涉及國家利益的關鍵技術轉讓方面,蘇聯也是寸步不讓。而面對當時美國當權者不斷對中國進行的核威脅,在嚴峻形勢的壓力下,毛澤東認定只有自己動手、自力更生才能搞出原子彈。他曾明確指出:“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帳是很難還的?!?br> 隨著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的轉變,學習和引進包括歐美在內的外國先進理論和技術早就成為可能,甚至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不過,在向外國學習的過程中,矯枉過正的地方也不少。更有甚者,一些人言必稱希臘,干點兒什么事都要先看看“國際經驗和先例”,走向了惟發(fā)達國家馬首是瞻的誤區(qū)。這就直接導致邯鄲學步,別人好的地方沒學來,反而失去了自我,背離了毛澤東所指出的正確做法———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吸收外國的東西,要把它改變,變成中國的。應該越搞越中國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
改革開放后,我國與外國的交往日益密切,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被引進到中國,構成了中國迅速發(fā)展和崛起的外部動因。遺憾的是,外國企業(yè)在中國投資享受很多優(yōu)惠政策,但當它們占領了我們的市場,卻很少轉移給我們相關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和涉及到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更是“諱莫如深”。中國被稱為 “世界工廠”,但最核心的技術卻不在中國。我國出口的商品90%是貼牌產品。2006年全球100個著名品牌中,美國擁有50個,歐洲占有38個,亞洲有11個,其中日本8個,韓國3個,而我國一個也沒有。我國彩電、手機、臺式計算機、DVD播放機等產品的產量雖然居世界第一,但關鍵芯片依賴于進口,我國企業(yè)不得不把每部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售價的30%、數控機床售價的20%至40%都支付給外國的專利持有者。
真正先進的東西,外國是不肯輕易給我們的。如今,越來越多的實踐和事實已經證明,向外國學習固然是我們迅速發(fā)展的一個有效途徑,但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我們中國人自強自立,否則中華民族永遠不能真正強大起來,而且要常常受制于人。畢竟,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
為此,在2006年初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我國提出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目標。所謂創(chuàng)新包括原始性創(chuàng)新,還包括集成創(chuàng)新及引進消化再創(chuàng)新。實踐告訴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樣需要把外國先進的東西“拿來主義”后進行“中國化”的發(fā)展和超越,要進行創(chuàng)新,實行趕超戰(zhàn)略,而非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后面。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fā)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
由此看來,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過程中,固然需要借鑒、吸收別人的先進科技和文化,但我們更應當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繼承發(fā)展、創(chuàng)造建立自己的先進科技與文化。這樣我們偉大的祖國才能走向繁榮富強,我們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新中國有很多已經繼承和發(fā)揚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仍然需要現在的我們繼續(xù)繼承和發(fā)揚。不學習,不繼承,自己的好東西也會有失去的一天。這也是為什么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鄭重地提出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需要繼承和發(fā)展的還有很多,并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我說兩點自己的看法———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之基,力量之源?!疤煨薪【右宰詮姴幌?。”我們賴以創(chuàng)造了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并且這種精神在新中國成立后發(fā)展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廣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正是靠這樣的精神,我們才有了自己的“兩彈一星”、完成了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一次次的飛躍和長足的發(fā)展。
“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是工人階級給的,是貧下中農給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廣大勞動群眾給的。”因此,共產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人民當家做主?!袄习傩湛梢粤R我們,我們卻不能罵他們,因為他們是主人?!敝袊伯a黨之所以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因為黨和政府一直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敢于批評和自我批評。
在實事求是精神方面我們也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1959年6月20日,毛澤東在給時任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胡喬木和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吳冷西的批示中說:“廣東大雨,要如實公開報道,全國災情照樣公開報道,喚起人民全力抗爭。一點也不要隱瞞。政府救濟,人民自救,要大力提倡。工業(yè)方面重大事故災害也要報道,講究對策?!睆难牡讲鬲氃俚降卣稹⒔?、甲流,我們的政府做到了“災情一點不要隱瞞”,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新中國建立初期,百廢待興。政府機關中的貪污、浪費、官僚主義現象卻開始滋長,有的干部墮落變質。為此,國家在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在私營工商業(yè)者中開展“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充分顯示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最近,剛剛召開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新形勢下黨建問題的決定,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全會明確指出:“全黨必須居安思危。”
毛澤東曾經說過:“我們是國際主義者,我們又是愛國主義者,我們的口號是為保衛(wèi)祖國反對侵略而戰(zhàn)?!薄暗蹏髁x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戰(zhàn)爭的目的在于消滅戰(zhàn)爭”……許多年之后,斯人已逝,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不畏強暴的聲音依然在中華大地上響徹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