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打 造 金 課


  2018年下半年的教學督導工作是按照學校教務處的安排,以教育部、省教育廳相關文件、學校 2018年工作要點、暑期干部讀書班會議精神等為工作遵循,把審核評估整改和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做到實處,突出效果,完善學校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進一步推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具體來說,則是完成了擬晉升職稱教師的教學效果督導評價、新引進博士課堂教學聽評和 38周歲以上教師課堂教學的聽評課工作。
  同時,在這次的督導工作中,尤其強調(diào)了不斷深入學習,切實提高對陳寶生部長提出的 “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的認識力度,而 “打造金課”正是對于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這一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認識的支撐點。
  在今年的教學督導聽課中,有的老師就直接表達出 “消滅水課”的觀點 (文學院劉耀輝),更多的老師則是以 “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敬業(yè)精神扎扎實實地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追尋著、眷顧著、努力著、實踐著 “金課”的打造工程。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劉印房教授講授的是《社會學》課程,我們聽的一節(jié)是第三章《社會網(wǎng)絡與社會群體》。他的講課是先從第二章 《個人與社會》的追敘開始,再一次強調(diào)了學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點:人的屬性、人的社會化、人的社會角色;要求學生:1.掌握基本知識,2.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3.修養(yǎng)定力和心性。并且讓學生首先回答上節(jié)課布置的兩個作業(yè):1.如何理解孟母三遷與毛主席的鬧市讀書,2.分析你目前承擔的社會角色。而在接下來的課程中,他又緊緊抓住 “社會關系與社會網(wǎng)絡”的中心課題,從 “結成社會關系的主體劃分” “交往的密切程度上劃分” “血緣、地緣、業(yè)緣” “對抗性與非對抗性” “社會交往的方向與選擇” “靜態(tài)與動態(tài)”等6個方面既條分縷析又清晰明確;同時,每條都以大量新鮮充實的事例生動闡釋,既有馬克思的基本論述,又有中美貿(mào)易摩擦的鮮靚表述,還適時尖銳并斬釘截鐵地表明 “互聯(lián)網(wǎng)害了我,手機害了我”的說法是不負責任、沒有學識缺乏理性、 “異化”的認知。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觀點,互聯(lián)網(wǎng)只是工具。
  同時,我們還注意到,劉印房老師在備課之中著重從課程、學情、教材三方面分析,使學生能更系統(tǒng)地了解社會,理性地認識社會現(xiàn)象,思考和解決社會問題,培養(yǎng)公民責任意識。而且,社會學對宏觀社會和微觀社會的研究還可以為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論視角和方法。并在教學中注重在三方面進行改革:一是在知識體系方面,注重引導,結合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現(xiàn)實生活來把握;二是在能力素質提升方面,注重把社會學的知識轉化為同學們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每節(jié)課都安排一些社會實踐題目,讓同學們積極參與討論;三是在訓練同學們的心性與定力方面,注重引導同學們在完善知識體系和提升能力素質基礎上,引導同學們觀察社會學問題深層次的心理問題,來提升自己的品格和心性。他在課程講授中,不僅把握住知識點的完美表達,注意相關知識點的完美更新,同時還把立德樹人內(nèi)化到課程建設、教學建設甚至大學建設和管理的各個領域、方面、環(huán)節(jié),深切地注意到課程開始的政治性、規(guī)范性、學術性、有效性地完美統(tǒng)一,這就達到了教書育人、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地很好的效果。
  都知道這門課程是很難講述的,而且對于劉印房老師來說還是一門新課,因為這門課一直沒人開。為了搞好全院的政治課教學,他不但自己身體力行,率先攻關克難,而且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班子成員人人都要啃硬骨頭,開出沒人愿意上的新課,如孫乃龍副院長就開出了 《中國哲學史》,談家水副院長則開出了 《管理學》。
  政法學院的夏鋒教授講授的是 《邏輯學》中的第一章 《傳統(tǒng)詞項邏輯》。一節(jié)課下來,我們歸納至少有這樣 4點獨到的地方,首先是課程引入好,不但講清概念定義、基本研究對象、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著重講清楚了邏輯學作為研究人類思維的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它的源流、它的傳統(tǒng)以及西方 (古希臘)、中國、印度的三大流派,這就既高屋建瓴又高度凝練地統(tǒng)領起整門課程的學習要義,彰顯出學科充滿的張力;其次是舉例豐富,充滿 “正能量”,講解 “單獨詞項和普遍詞項” “集合詞項與非集合詞項”用 “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等等;第三是講課中穿插補充內(nèi)容好,如展示邏輯語言形象化的 “歐拉圖示”,黑格爾提出的 “一個手脫離人體不是手”,第四是不斷引導學生按照邏輯學的定義去思考問題,如 “個體差異化不能掩蓋對于類的屬性的表達”,舉例說明德州學院(屬)、政法 (種)、2018級 (類),如果兩個詞項S和p有且只有部分外延重合,那么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是交叉關系:如文學家———思想家 (魯迅)等等。這也就真正達到了“能以專業(yè)技能知識為載體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與課程內(nèi)容密切相關,促進教書與育人相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黃金元教授在講授 《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一節(jié)時,突出地體現(xiàn)了表達上講述清晰、內(nèi)容上層層剖析、認知上不斷提升的特點,例如他強調(diào)中國古代詩人獨特的寫情表意手法,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從聽覺視覺兩方面,既是一首風物如畫的秋景詩,也是一支宛轉動人的思鄉(xiāng)曲,刻意于自然與人的和諧、交流、無障礙溝通,同時也反襯出詩人自己高潔的品性,雖然寫景,更為抒懷,這同時也是中國古代詩人極為普遍的寫作手法,如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等,把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把詩人與山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等等。這就較為深切地提煉和歸納出中國古代詩歌美學中的一個整體藝術審美特征。
  同時,他還適時地涉及學術前沿及修訂教材中論述不足或不夠嚴密的地方,剖析學界對時代文學形式的歸納 “唐詩宋詞元曲”,宋詞并不足以代表一代文風,應是“宋文”才更準確,這也就引領學生有了走進學術前沿的思考。更為切近學生實際的是他在讓學生思考 “時代對文學提出什么樣的要求”時,有同學回答: “文學首先是為政治服務的”,他及時指出學生認知的偏頗和滯后,說明現(xiàn)在的文藝方針, “文學應當是為人民服務的”,并延伸談到文學應該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除了反映社會人生,還有積極正面地引導作用,正如習總書記講的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這也就很好地達到文學理論的正確引導,同時,也很好地達到了遵循高等教育規(guī)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
  蔡青老師的課一直是深受同學們歡迎的,原因就在于不僅教學內(nèi)容上既生動形象、事例鮮活,而又注重課堂教學上的情感渲染、教態(tài)豐盈。也可以說她是作為一種重塑教育教學形態(tài)的教師形象,給我們以精彩地展示。我們對她印象最深的首先是講課的忘我與投入,她對課程內(nèi)容的把握可以說是熟稔在心、游刃有余。無論課程的導入、問題的提出、內(nèi)容的闡釋、重點的鋪排、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乃至課堂小結的提示……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激情,一氣呵成。正因為她的投入,也才使學生投入,正因為她的忘我,也才有了教學對象的忘我。她總結得很好:一堂課的基礎是讓學生篤信這堂課是值得聽的,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強力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她課程內(nèi)容的切入點的精心設計。如她自己歸納的: “對一堂課來講,一個簡單的導入如果能抓住興趣和期待感,那么導入的價值就出現(xiàn)了?!钡谌菍虒W互動環(huán)節(jié)的很好掌控。她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開發(fā)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為著重點的,也因取得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第四是課件制作的精心與細膩。隨機切入、突出顯示、細微擦除、依次漸變等等動態(tài)感特別強,不僅極其生動地展示出教學內(nèi)容,而且?guī)Ыo學生強烈地新鮮感、認知感,把學生牢牢地吸引在課堂之上。甚至可以說,她的課件制作是我們聽過課的教師中作得最好的。
  我們認為,每一節(jié)課堂都需要精細化運作,而這種精細化地運作,既要體現(xiàn)出課堂講授、課件展示地準確生動,更要體現(xiàn)出對每一個同學的尊重與關懷。而這也恰恰是“金課”所必須達到的標準。
  習總書記指出: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Φ闹匾獦酥?。今天,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yōu)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币惨蚨覀?“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xiàn)高等教育內(nèi)涵式發(fā)展”,“打造金課”的需求和任務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來得更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