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秀才們?yōu)楹螞]能完成毛主席布置的任務?

——《說說寫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十二



1949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的日子。毛主席籌劃在那天要發(fā)表一篇文章紀念黨的生日。

他把任務交給了胡喬木,并寫了“七一”論文的主旨要義。第二天上午,胡喬木將起草文稿一事,交給國內新聞編輯部副主任廖蓋隆辦理。循著職業(yè)習慣,廖很快寫出文章送交胡喬木。據當事人回憶,胡喬木初看不太滿意,便交給曾彥修去修改。曾彥修也不得法,無從下手,于是文章直接退回廖,由廖再送胡喬木。

幾經“踢皮球”之后,新華社的“筆桿子”們沒完成任務。即便擁有“黨內一支筆”稱號的胡喬木,這次也沒有完成任務。

最后,毛主席親自動筆寫出了著名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該文于1949年6月30日由新華社發(fā)表,7月1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全文轉載。

《人民日報》(1949年7月1日 第1版)

按說,這些大秀才、筆桿子起草篇文稿本應不成問題。但卻為什么沒能成功呢?原因恐怕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毛主席的意圖未能準確領會所致。

由此,不禁生發(fā)出一些感想——


一、   搞報道、寫文章,領會意圖甚為重要。


搞報道、寫文章,意圖很重要。這是把報道搞好、文章寫好的“魂”。

意圖,有的來自中央領導同志,有的來自編輯部自身。不管來自哪一個層面,作為記者編輯來說,首要一條就是要很好地學習、領會。

筆者在人民日報評論部工作時,經常遇有傳達“意圖”的機會。有時內容相對多些,也有時就是一兩句話。在這種情況下,評論部人員需要很好地琢磨領會。

記得1976年初秋的一天傍晚,部領導傳達中央精神說,根據“抓革命促生產”的精神寫一篇社論。就這么一句話,但評論部的同志都明白了,要抓生產,要抓經濟。于是起草組幾個同志在較短時間內就寫出了稿子,打樣送審后很快通過,第二天就見報了 。

為什么會這么順利呢?首要一條就是領會中央的意圖準確,第二條是平時有這方面的積累。

那時評論部經常有“務虛會”,也叫“神仙會”。大家圍繞國事、天下事,暢所欲言,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此啤伴e談”,其實很有益。久而久之,大家對“領會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都比較熟悉了,一有寫稿任務就能用上派場。


二、勤于學習、研究,是關鍵。


編報紙做媒體,腦子靈、反應快是很重要的。

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無它,只有勤于學習、研究,才能奏效。

學習,學什么?學中央的大政方針,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研究,研究什么?研究社會各方面動態(tài)、發(fā)展和變化。

就筆者所知,在人民日報社、新華社里有不少這樣在學習、研究上頗有造詣的人才。他們當中有的人未必經常在媒體上“露面”,但“圈內人”都知道這些人的才干和能量。

這些同志把學習、研究當成自身工作的任務,每天不用領導布置自己“動起來”:看書籍、閱材料、動腦子、想點子。腦子里經常琢磨點問題。

大家知道,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了《告臺灣同胞書》,影響巨大。這篇文稿的起草者就是時任人民日報社國際部副主任的譚文瑞。當時胡喬木向他布置了任務,他用三天時間就完成了。胡喬木在個別文詞上精心修飾后送鄧小平同志審閱,很快就通過了。

談及此事,譚文瑞回憶說,這主要得益于平時的學習研究,對中央的精神領會得比較透、比較深?。?/span>

也許有人會說,我在媒體是搞具體工作的,需要那樣去做嗎?回答是需要的。

媒體工作,與中央領導、中央職能部門確實是不同的工作崗位。但有一點則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事業(yè)的更好發(fā)展。在這方面媒體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媒體內工作有分工,崗位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使命,那就是都要勤于學習、研究。這是應盡之責,也是必盡之責。

如何將這一點做得更好呢?人民日報社原社長楊振武有句話說得好:“站在天安門看問題,站在田埂上找感覺”,這句話道出了媒體人應有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只有將這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深刻領會中央的精神、意圖;才能緊密結合實際寫出有分量的報道和文章;才能把媒體工作搞得更好、更有聲色。


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隨時迎接挑戰(zhàn)。


現在各個媒體都按下了“快進鍵”,充滿著生機和活力。大家堅持錘煉“四力”,積極策劃報道,奮力媒體融合,各方面的工作都搞得熱熱鬧鬧、風生水起。

但也有一些人尚未跟上“趟”,他們疏于學習,懶于采訪,寫稿更是寥寥。特別是有的人精神狀態(tài)不是那么振奮,不大動腦子、不大思考問題。這種狀況應該引起警醒!

媒體人的精神狀態(tài)甚為重要。新聞貴新,新聞人就要有發(fā)現新、求新、寫新的狀態(tài)。如果年紀輕輕的就老態(tài)龍鐘,嗅覺遲鈍,那就有失于新聞人的品格。在這種狀態(tài)下,不要說領會上級意圖寫文章,恐怕連平時寫稿子的任務也很難完成。

由此說,媒體人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很重要,只有具備了好的狀態(tài),才能不斷寫出好的作品來!


(作者為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