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玉石碎:此生愿得白頭郎

原創(chuàng)·首發(fā)·獨家

  所有浮生面孔,都因愛而隆重。

  秦漢六朝時代的女子對待愛情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貞與純粹。那些遙遠的舊故事,入了塵土,沒有挽留的余地,這些字句,三分秀美,七分清冷,仿佛化作絲絲牽掛,繚繞在心頭,隔了千年,我們仍能為其所深深打動。

  那時代,不乏以愛維生的女子,情是她們鮮活生命的唯一支持。但兒女情長里也有危機四伏,一生一世一雙人,竟是望眼欲穿也難觸及的期冀與虛妄,當愛情之樹上枝節(jié)橫生,她們的去留兩相難,愛,也是苦;恨,也是苦。

  那些美麗的瞬間,情動瞬間,斷弦瞬間,心碎瞬間,只有心地溫柔的人方能感同身受。

0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

  《古詩源》里,《越人歌》是我們遇到的第一首描寫愛情的詩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

  “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中,乘青翰之舟,張翠蓋,會鐘鼓之音,越人擁楫而歌。”(劉向《說苑》)在水上,在某個平常的夜里,越女遇到了鄂君,用這首歌向他表白了愛情。

  第一句就是“今夕何夕兮?”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興來無端的問話,道出了遇到意中人時的驚訝、狂喜、難以置信,時至今日仍能引發(fā)深深共鳴。

  因為“得與王子同舟”,越女決定抓住這個珍貴的機會,不顧羞怯和他人的非議,于是她向意中人這樣唱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說”通“悅”,就是喜歡的意思,這句的意思就是:我心里喜歡你你卻不知道。多么可愛的表白,婉轉,但是率真、直接,又帶著幾分焦急和無奈。

  據(jù)《說苑》記載,鄂君最終被打動了,“乃揄修袂行而擁之,舉繡被而覆之”。幸運的越女,終于得遂心愿,雖然此后等待著她的,可能是無盡的相思和世人的嘲笑唾罵,但是當愛情來的時候,她是那樣自主,絲毫沒有遲疑,她明知后果,但是沒有恐懼,上天獎勵了她的勇敢與純粹,讓她抓住了那份來之不易的愛情。為了換取愛情的一刻停留,她是用自己所有的一切去換取的。

  《風土記》里說:“越俗性率樸?!睆乃齻儗Υ龕矍榈膽B(tài)度上看,確實如此。不分地域的是,古時的女性對待愛情的堅貞。

烏鵲歌二首

其一

  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

其二

  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

  這首詩的作者是一位美麗的女性,她的丈夫是宋康王的舍人,宋王看上了她,抓了她丈夫,又筑了青陵臺,威逼利誘,要使她就范,她就用這首詩表明了自己的志向,然后自縊而死。

  這是用生命寫就的詩篇,寫下的是對愛情的堅貞不渝,對權力壓迫的誓死反抗,對生命尊嚴的至高維護。

  比較起歷史中多少男兒屈于權勢,主動或被迫獻上妻子的行徑,這位女性無疑顯得更為烈性與剛強。

  前人評“妙在質直”,說得太過輕飄與淡然,這不是妙不妙就可以“一言以蔽之”的問題。

02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

  愛情只有在古代女子的生命中才會占據(jù)這樣的地位,才會把兒女情長和山川天地聯(lián)系起來,當成天地間最重大的事情。

  這首詩可以看作人類對愛情最徹底的誓言:

  有些人,初見便知意義重大,是生命中躲不過的愛劫,我情不自禁染指,身不由己深陷,欲罷不能地,用一生心力換一段美麗哀愁。

  但是,一直到最后的最后,生離死別時,我亦不曾后悔與你遇見,伴你征途。我愿以最毒的咒怨,證實有的愛情沒有止境,而我對你的情誼,此生不變,哪怕歷經(jīng)千般艱險,萬種磨難。

  世間所有生靈,但請為我作證,我將與你攜手終老,至死不休,直到天地混淆不分,萬物失去秩序,高山?jīng)]有棱角,江水枯竭干涸,直到四季紊亂,冬雷陣陣,夏雪霏霏,我才能夠與你相絕。

  現(xiàn)代人懷疑一切,其中包括愛情。在工具理性的推動下,愛情是效率的最大阻礙。我們想:真的有人會將愛情置于如此崇高的地位嗎?高于自己,高于生命,高于一切。難道這不是“戀愛腦”的愚蠢行徑嗎?

  或許是現(xiàn)代人的傲慢與利己主義,讓我再也無法接近愛情的真諦。

  《上邪》里這種殞身無悔的姿態(tài)非常感人,內心巨大的涌動沒有什么可以擋得住。理性的勸誡擋不住,利益的考量擋不住,甚至生死都不在話下。

  愛情的可貴之處,正在于如果一個人從未體驗過這種情感,那他其實不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里,也無從判斷自己在勇氣、持守、正義這些維度上的潛能。

  當然古人自然想象不到,天氣氣象和自然環(huán)境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詩里說的五件不可能的事,前面四件都出現(xiàn)了,而且山無陵,江水為竭,已經(jīng)不算太稀奇的事了。幸虧天地還沒有合起來,所以還有人類,還有愛情。

03從此以往,勿復相思

  無數(shù)古詩向我們證實:女子常常忠貞,男子往往薄情?;蛟S有漏掉一些至情至性的“好男兒”,但確實在古代處于優(yōu)勢的男性比女性更加容易變心。

  《怨歌行》中“恩情中道絕”就是女性對愛情的憑吊和對身世的傷感,當然那負心的男人是皇帝。

  那么一般的男人如何?聽聽《有所思》里民間女人的述說吧。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狶,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有所思》

  情詩有很多種,情濃時纏綿悱惻,情殤時寸斷肝腸,這篇《有所思》,便是一首擲地有聲的絕情樂府詩。

  古詩中,向來不乏有思婦和棄婦題材,《有所思》簡直是奇葩一朵,一讀便再難以忘記。它神似姜花,以決然姿態(tài)獨立于世,美得不動聲色,越綻放在寂寞里,就越綻放出光芒,突兀又驕傲,一點也不尋常。

  這首樂府詩的動人之處就在于詩中體現(xiàn)出一種“驕傲”,愛情破敗也摧毀不了的驕傲,女子的狠心與剛強,散發(fā)出殺人也撩人的芬芳,叫人心悸又生憐,蕩氣回腸。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異地戀”是個千古的難題,他或許出征,或許在外謀生,留那女子一人在家,苦苦等候,凄凄慘慘戚戚,隔著無盡的山川阻隔,誰也不知究竟何時才能再相見。

  “明日隔山海,世事兩茫?!?,一段分地而居的愛情,最可怕的就在于被時間與空間虎視眈眈地盯梢,雙方都如履薄冰。史上有很多關于異地戀的佳句,最終都以悲劇而告終,比如“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再比如《越人歌》里那個憑借滿腔孤勇,最終捕獲理想郎君的越女,她的愛情能抵御得住空間與時間的雙重消磨嗎?

  《有所思》里那個為她深愛的男人不再專情,“聞君有他心”,女子勃然大怒,毀掉珍貴的禮物,決定絕交?!袄s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毀壞,折斷,敲碎,散灑如風,飄揚成塵,零落為土。

  然后她說,“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語氣犀利而沉重,可以說是斬釘截鐵。

  這樣決絕的女子,從古到今并不少見:唐傳奇中的霍小玉,許下厲鬼纏身的咒;明話本里的杜十娘,沉了盡是錙銖的箱;清小說里的司棋,跳了深幽的井……她們的癡怨,背后隱藏著的,是深沉的愛戀,愛愈深,恨愈切。

  整首詩的動作、語氣,非常生動傳神,仿佛那個女子就站在我們面前,在愛和恨里掙扎,整個晚上痛苦焦灼不得安寧。我們看見夜色在她身邊濃了又淡,我們滿心同情但是愛莫能助。不用說隔了漫漫的時光,就是她和我們是同時代的人,我們誰又能幫她呢?愛情的殘酷就在于,所有的傷痛都只有自己忍受。

04結語: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這些風塵中特立獨行的女子,用美熨帖著自己的生命本色,揮發(fā)出自由自在的生命意識:她們不畏流言,不畏世俗,不畏時間的流逝,亦不畏山水的無情。她們全身心都投入于那一場情,去奔赴那一份或許并無結果的愛戀。

  難能可貴,奈何卻總是結不了圓滿的尾。她們在情場里身心俱憊,求不到歸宿,以為覓到佳緣良人,卻原來只是自以為是的夢一場。

  這世界終歸是怠慢了她們,讓她們走過世俗禁地,卻未有柳暗花明。

  那些負心薄幸的男子,更值得譴責。如果愛,請深愛,把她帶回家,好好珍愛她,若沒有這樣持久的決心,沒有守望相助不相棄的毅力,就不要染指她的朱顏,讓她在姹紫嫣紅里,花開正好。

  她們所求的多嗎?多也不多,不過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