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2月26日,我國首批立項建設的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之一的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啟動儀式在我校鐵道校區(qū)舉行。
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擔任項目法人、我校及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參與聯合建設。該實驗室主管部門為鐵道部,建設地點在我校,建設周期為2.5年,國家第一期投資9950萬元。 該國家工程實驗室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建立車—線—橋振動模擬、特殊巖土路基靜動力特性、隧道結構空氣動力效應、鐵道工程結構耐久性、先進裝備核心技術和建造技術數字化等實驗系統(tǒng)。開展高速鐵路無砟軌道系統(tǒng)成套技術、特殊巖土地基處理和路基沉降控制技術、復雜橋梁建造技術與裝備、隧道空氣動力學效應與防災減災、高性能工程材料及制品制備技術等高速鐵路建造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產品開發(fā)。經過兩年半的建設,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將建成我國高速鐵路建造技術科技創(chuàng)新公共平臺,形成高速鐵路建造技術應用基礎理論體系、高速鐵路建造共性關鍵技術應用技術、高速鐵路先進制造核心技術及應用、高速鐵路設計技術標準體系、高速鐵路施工技術標準體系、高速鐵路數字化建造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運行管理模式及實踐等9個標志性成果為代表的核心技術體系,成為我國高速鐵路建造領域的技術輻射中心、高級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為提升我國高速鐵路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做出重要的貢獻。
全國政協(xié)常委、原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黨組書記李長進,我校校黨委書記李健、校長黃伯云,以及國家發(fā)改委、鐵道部,湖南省科技廳、建設廳等各級政府部門有關領導,參與建設單位的其他相關領導、專家出席了實驗室啟動儀式。(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