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水泥森林般的都市里生活久了,旅行漸漸成為一種奢侈的夢想。說它是夢想,是因為背起行囊,遠離紛擾的日子,實在令人心向往之;說它奢侈,是因為總有太多的牽絆,阻礙我們出發(fā)。但實際上,很多人崇尚的只是"假自然",我們只是喜歡窩在沙發(fā)里、喝著飲料、看著旅行雜志、感嘆大自然美妙的都市人。真的要風(fēng)餐露宿,靠雙腳上路,又有多少人敢出發(fā)呢?在這個夏天,劉戈和他的隊友們做到了。他們的自行車隊,歷時27天,行程兩千多公里,從四川綿陽到西藏拉薩,完成了一次勇敢者的旅行。
劉戈喜愛自行車運動,騎行對他來說,是一件既能尋覓美景、結(jié)識知己,又能挑戰(zhàn)自我、追求自由的美事。為了這個夢想,他足足準(zhǔn)備了一年。在漫長的川藏公路上留下的每條車輪印背后,都記錄著一段故事。這個暑假,他聯(lián)絡(luò)了3位中財同學(xué)--王兆軒、王志堅、洪榮偉,以及2位上財?shù)幕锇?,組成GR車隊,一起踏上川藏線之路。
7月11日,六位隊員按照約定從四川綿陽出發(fā)。第一天上路,成都就下起大雨,把他們身上連同背包一起澆了個透,這似乎不是一個順利的開始,但樂觀的劉戈和伙伴們這樣鼓勵對方:"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從成都到邛崍再到雅安,幾天來川藏線上天氣都不是太好,連日的大雨讓他們前行的道路變得十分艱難,但是,沒有隊員流露出一絲害怕。他們?nèi)讨诤吞弁?,沖上一個接一個的上坡,抵達新溝。前方,就是著名的二郎山,有一首歌這樣唱道:"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萬丈……"二郎山海拔四千多米,是川藏線上的第一座險峰。前方爆發(fā)泥石流的消息讓劉戈有些擔(dān)心,這無疑給他們的騎行增添了難度。
7月15日,是連日來最為激動的一天。他們經(jīng)歷了二十公里的上坡、兩三公里的泥漿路,接著又是二十公里越野路段,以及三十公里的上坡,終于成功翻越了二郎山,隊員們都很激動,有了小小的成就感。這一天,雖然辛苦,但無窮無盡的美景也讓劉戈大飽眼福,按劉戈的話說便是,"我隨手一拍,便是一張Windows桌面。" 二郎山的那一端還是盆地氣候,一過隧道,就是高原氣候,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天藍得透明,空氣里能聞到冰雪的味道。眼前,大渡河滾滾而下,寬闊的江面,咆哮的江水讓劉戈拿著相機的手都在顫抖。想到在這條如此兇險的河流上,竟然發(fā)生過飛奪瀘定橋的奇跡,讓他不由得對英雄心生敬畏。
7月23日,劉戈與伙伴們終于進入西藏,滔滔而過的金沙江水已將四川隔在身后。騎行在川藏南線上,他不禁為這條世界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跡而感慨,"雖然我們也冒著生命危險,但終究只是個過客。真正偉大的,是這些用生命守護著這條天路的筑路英魂們"。進入西藏,道路更加崎嶇,然而風(fēng)景也更加壯麗。拉烏山、瀾滄江、東達山、怒江相繼出現(xiàn)在眼前,這讓劉戈覺得,平常旅游時看到的那些風(fēng)景,在川藏線面前,都顯得太嬌氣了。眼前的山河之所以壯麗,不僅是因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因為這是他們通過不懈努力,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才親眼看到的,所以顯得尤為可貴。
路上,劉戈還目睹了磕長頭的朝圣者。這些虔誠的朝圣者讓他深深敬佩,甚至產(chǎn)生了共鳴。因為朝圣者和自己一樣,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著同一種信仰--不管多難多累,都要盡全力去完成心中的夢想。長途的騎行中,他們經(jīng)歷過烈日曝曬,暴雨侵襲、高原反應(yīng)、身體受傷、常常洗不了澡、離家半個月后才第一次吃到饅頭,路上還遭遇了搶劫。每天十多個小時的跋涉,身體都要散架了。但最難受的,是心靈的挑戰(zhàn),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之后,路上的寂寞就顯得特別難熬。幸好,還有隊友們相互鼓勵,相互支持。隊友們每人分管一個項目,如記賬,修車,保管藥品等,沒有彼此的扶持相助,就沒有人能到達終點。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永不放棄!
一路騎行,綿陽、成都、邛崍、雅安、新溝、康定、新都橋、雅江、理塘、巴塘、芒康、新竹、登巴、左貢、邦達、八宿、然烏、波密、排龍、魯郎、八一、工布江達、松多、拉薩……此刻已回到家中的劉戈,回想起漫漫川藏路,一切辛苦都成了過去。在這趟旅程中,劉戈長了見識,豐富了經(jīng)歷,鍛煉了能力,還結(jié)識了新朋友。一路的酸甜苦辣,他人恐怕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會真正了解。
"去行萬里路"這是劉戈微博上的一句話。真正的學(xué)習(xí)也許就是這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萬人交流。(本報記者 09會計1班 魏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