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癌王”胰腺癌的預防和治療





  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因為喬布斯的貢獻受到全世界的熱捧。但是隱藏在其腹中的病魔,也因10月6日喬布斯病逝開始受到人們普遍關注———胰腺癌。不僅如此,曾因胰腺癌辭世的還有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香港藝人沈殿霞以及2011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拉爾夫·斯坦曼等。胰腺癌不僅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一層揮之不去陰影和恐慌,甚至被人稱為“癌中之王”。帶著疑惑,我們咨詢了溫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胃腸外科主任,腹部外科診療中心副主任朱冠保教授。
  記者(以下簡稱記):朱主任,您好!請問胰腺癌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發(fā)病率為多少?一般哪些年齡段人群患胰腺癌幾率較大?
  朱冠保(以下簡稱朱):你們好。胰腺癌在我國華東地區(qū)的發(fā)病率約為10.1人/10萬,我國上海、浙江東南沿海地區(qū)發(fā)病率總體較高,近年其發(fā)病率也呈上升趨勢;發(fā)病年齡以45至65歲較為多見,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其比值約為2:1。據統計,在上海胰腺癌的發(fā)病已經達到12-14人/10萬,近20年增長了約6倍。這可能與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方式改變有緊密的關系,胰腺癌是一種現代“富貴病”。
  記:喬布斯是死于胰腺癌,但有關報道也提到喬布斯患的是胰島細胞癌,請問這兩種說法一樣嗎,它們之間存在什么區(qū)別和聯系?喬幫主究竟死于哪種疾?。?br>  朱:胰腺癌分為多種,包括導管癌,腺泡細胞癌、嗜酸性顆粒細胞性癌、胰島細胞癌等等。胰島細胞腫瘤又可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兩大類,功能性胰島細胞瘤主要由胰島β細胞病變形成。喬布斯與病魔頑強斗爭了八年,據報道采用食物治療的方法,而不是采用手術治療。通常情況下,胰腺癌惡性程度非常高,存活時間并不長。另外胰島細胞癌細胞容易轉移到肝臟、肺、骨頭、卵巢等,其后喬布斯接受過肝移植也應該是出于這一原因。因此我推測喬布斯患的是胰腺癌中惡性程度相對較低的胰島細胞癌。
  記:誘發(fā)胰腺癌的原因是什么?比如哪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導致胰腺癌發(fā)生?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哪些?
  朱:胰腺癌的直接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確,其發(fā)病機制與多數惡性腫瘤相似,其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復雜多階段的過程。當前公認的觀點是:大量吸煙、飲酒、肉食、糖尿病等是患胰腺癌的相關危險因素,其中吸煙占胰腺癌病因的30%,遺傳因素占10%,飲食因素占20%。
  記:請問朱教授,胰腺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出現那些癥狀時特別需要引起人們的注意、并咨詢醫(yī)生和進行檢查?
  朱:由于胰腺癌早期只有一些非特異性的和模糊的體征和癥狀,所以早期診斷十分困難。我的建議是:如年齡超過45歲的人群,出現不明原因的明顯消瘦,消化不良;伴隨有輕微黃疸(即指人體內膽紅素大量出現導致人產生面黃,目黃,排泄物黃的癥狀);出現不能解釋的上腹部或腰背部疼痛和脂肪瀉即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油脂;以及無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突然患上糖尿病時均需要及時進行檢查。
  記:胰腺癌具有早期難診斷的、易誤診的特點,請問這是什么原因呢?
  朱:是的,胰腺癌早期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首發(fā)癥狀極易和一般的“消化不良”相混淆,經常被當作胃病或肝病。這是因為胰腺在腹部的位置深,胰腺位于腹膜后、胃的后面,早期不易被發(fā)現有異常病癥,一般B超、CT都難以檢測到異常,所以早期難以診斷。但如果一旦出現梗阻性黃疸、上腹劇痛或腫塊、體重顯著下降等癥狀時,大多已屬中晚期。如發(fā)現出現黃疸、腹水及腹部腫塊、胃腸道出血等,此時經B超、CT、核磁共振等檢查雖可發(fā)現病變,但已多屬晚期.4記:胰腺癌患者有哪些臨床癥狀?
  朱:胰腺癌患者主要的三個癥狀是體重減輕、腹痛和黃疸。
  1、體重減輕約90%患者有迅速而顯著發(fā)展的體重減輕,消瘦通常是漸進性的,并且在確證胰腺癌數月前就開始發(fā)生,消瘦原因包括癌細胞的消耗,食欲不振,焦慮,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礙等。
  2、腹痛多數病人有腹痛,常于夜間更為嚴重,疼痛部位常常位于上腹部、臍周或右上腹,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呈鈍痛或進行性加重的絞痛.
  3、黃疸是第三位最常見的癥狀,大多為胰頭癌壓迫膽總管引起的梗阻性黃疸,許多病人黃疸出現較晚。黃疸通常也是進行性逐漸加重的,可同時出現大便顏色變淺甚至呈“白陶土樣便”。
  此外,還可以出現類似于膽囊炎、胃病、肝病等癥狀。
  記:對于被診斷出患了胰腺癌的患者,醫(yī)生一般會采取如何治療?治愈率是多少?被治愈的可能性大嗎?是不是傳說的100%死亡率如此可怕?
  朱:胰腺癌治愈率較低,手術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如發(fā)現腫瘤是可以切除的,一般會采用以手術切除治療為主、結合放療化療和其他治療的綜合性治療方法。胰腺癌的惡性程度很高,而目前對胰腺癌的治療手段較為有限。一般情況下,患者確診后,能夠通過手術切除腫瘤的僅有20%左右。而在可以手術切除的病人中,只有少數可以存活達到5年以上。而放療、化療對于胰腺癌的療效也有限,患者的自然生存期絕大多數只有3-6個月。統計數據顯示,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比大概是1:0.99。所以,胰腺癌被稱作“癌癥之王”實至名歸。
  記:十分感謝老師給我們的詳細解答關于胰腺癌疑點,最后希望老師您能請給我們一些預防胰腺癌的建議和建議?
  朱:1.首先需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堅決戒煙,不過度飲酒。 2.不吃燒焦和烤煳的食品,少吃高脂、高油、多鹽的食物。
  3.日常飲食需注意保持谷類、豆類、甘薯等粗糧作為膳食的主體,嚴格控制肉類等動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攝入,每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4.堅持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朱教授提醒:胰腺癌防治,早期檢查尤為重要。如果45歲以上人群,出現以上所述的癥狀時,應及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接受咨詢和檢查。胰腺癌并不可怕,只要做到早預防和早治療,胰腺癌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