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樸素的穿著背后是沉淀下來的成熟與沉穩(wěn),言語之間無不透露著多數(shù)人少有的理性。他,第十二屆全國“挑戰(zhàn)杯”與第四屆“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理科師范生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的獲得者,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的學生會主席。熠熠生輝的光環(huán)圍繞著他,讓我們羨慕不已。可是,生活中的繁忙,實驗室里的寂寞,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今天,讓我們共同探知2009級毛潤澤背后的故事。
毛潤澤在大一時進入了學院的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基地,開始接觸實驗室里的點點滴滴。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他選定了研究方向,跟著導師和學長研究起非環(huán)核苷及核苷酸類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以解決目前國際上現(xiàn)有合成藥反應步驟繁瑣、反應時間長、收率低的問題。到了大二,由于學長畢業(yè)相繼離校,他承擔起這項課題,成為主要負責人之一。從此,奔波忙碌成為他大二的主旋律。
做研究必須坐得住冷板凳。為了課題研究,毛潤澤一下課就扎進實驗室,寒暑假也不例外。當很多人把假期當作娛樂放松的機會時,毛潤澤則一如往常地學習工作。他一直認為心思不撲在一件事情上,是干不好這件事兒的。周圍的人看著“連軸轉”的他,表示很不理解,有些人則帶著嘲諷的意味問他“你整天在實驗倒騰那些瓶瓶罐罐,研究出來什么東西沒有?”“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情很沮喪。別人在玩,我在忙,可是我什么也沒有忙出來。”在忙碌無果的情況下,毛潤澤也會懷疑自己,“但是我是那種越壓抑就越沉下心做研究的人,我從來就沒有過放棄研究的念頭。”任何研究學術的人都避免不了這種境況,但是只要坐下來、鉆進去,堅守的過程不是比結果更有意義嗎?
實驗是一個枯燥、反復而又長期的過程。在準備實驗的過程中,遇到一個不知道的化合物或分子式,毛潤澤就不停地詢問導師或學長:“在大學里,你自己不主動問的話,連一點機會都沒有?!庇绊憣嶒灥囊蛩赜袛?shù)十種甚至上百種,為了達到預期效果必須一一驗證,不厭其煩地去研究,“不管是在實驗中,還是在生活上,不是每次嘗試都能成功的?!碑斒〕蔀榧页1泔?,一時的突破便成為毛潤澤最大的樂趣。
一年多的奮戰(zhàn)后,他最終找到了非環(huán)核苷及核苷酸類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發(fā)表的論文《非環(huán)核苷及核苷酸類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也在今年第十二屆全國“挑戰(zhàn)杯”上獲得了二等獎并被收入外國學術期刊。毛潤澤說,自己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提高實驗技能,做一些學術方面的東西,沒有想過要去拿什么大獎。但機會青睞于有準備的人,成功也常會在不經意間悄然而至,毛潤澤的歷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幾乎與“挑戰(zhàn)杯”獲獎同時,毛潤澤在第四屆“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理科師范生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大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化學組的第二名?!按蠹艺埧?,一杯普通的茶葉水,我先喝一口,然后把它倒進一號杯中,再用這根玻璃棒攪拌一下,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杯里的水變黑了!”“下面我們再把一號杯中的水倒進二號杯。”“杯中的黑色褪去了!”不過是一堂普通的“鐵鹽與亞鐵鹽”的化學課,經過他的講解卻讓人感受到了化學魔術似的魅力。這不只是一場講課能力比賽,更是一場綜合素質的考量,有教案設計、即席講演、模擬授課和現(xiàn)場提問四個環(huán)節(jié)。毛潤澤的準備與付出不亞于挑戰(zhàn)杯,從暑假開始在教師的輔導下進行集中培訓,到9月的預賽,再到10月的決賽,陪伴毛潤澤一路走下來的是代表我校在東芝杯上取得突破和榮譽的信念:“因為老師非常辛苦地培訓我們,同我們一起堅持到底,我不能辜負學校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即使再苦再累也要毫無怨言地走下去?!惫Ψ虿回撚行娜?,辛苦過后,是沉甸甸的回報。
作為院學生會主席,毛潤澤的班干部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但他不是那種只會埋頭干自己事情的人。相反,他非常重視與室友及朋友的關系。雖然很忙,可宿舍的聚會他一次也沒落過,而且總會抽時間和朋友聊天談心。室友和朋友就是他的后方供給,讓他心無旁騖地學習工作,追求自己的夢想。經過兩年的摸索調整,他現(xiàn)在的目標是出國留學。毛潤澤的QQ和飛信心情短語分別是 “想想我的方向”、“Fighting”,這是他鏗鏘有力的宣言和忠告,也是一往無前的誓詞。
毛潤澤把我??蒲袆?chuàng)新和教學技能的成果刻在了“挑戰(zhàn)杯”和“東芝杯”上,可謂是師大學子中的一個“神話”,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堅守、創(chuàng)新、理智與勤奮是我們在大學里最重要的指路明燈,跟著這四盞明燈前行,那么你的日子必是璀璨的。若干年后,咀嚼起這些日子和時刻,就會覺得無比珍貴。師大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還有很多像毛潤澤這樣的學子默默地拼搏進取著。了解他們背后的故事,從中給自己以激勵,也讓自己成為與時俱進的師大里優(yōu)秀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