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會上
近日,我校2011年赴泰國、菲律賓漢語志愿者在結束10個月的支教工作之后,如期回國。本報記者聯(lián)系并采訪了幾位剛回國不久的志愿者,他們向我們講述了這10多個月以來有趣而難忘的支教生活。
對志愿者們來說,出國支教之路并不那么一帆風順。從自主報名、學校面試、到廈大為期兩個月的培訓,他們需要經歷層層選拔,優(yōu)中選優(yōu),最后還要通過國家漢辦的考核才能獲得支教機會。
出國支教之前,志愿者們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特別是當地人的一些忌諱就是其中的一門“必修課”。比如在泰國,要注意每天早晚的合十禮,不能對宗教和國王等敏感話題進行討論;而在菲律賓,則應注意不要和當地人尤其是女華人過多談及家庭情況、婚姻生活等,因為很多女華人已經年過半百還尚未結婚。說到要準備的東西,志愿者們也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學弟學妹們支招:
多學點當地的語言、帶足常用藥品等。菲律賓支教隊隊長張婉蝦特別提到,在她支教的怡朗地區(qū)有黑人節(jié),此外如春節(jié)、圣誕節(jié)等,學校都會舉辦一些隆重的活動,因此需要準備一兩套合適的禮服,以便參加宴會。
支教志愿者們的工作內容因學校而異,一般情況下,教授中文的綜合科目是基本工作,學校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再分配一些其他的工作。泰國支教隊隊長王莉晶介紹說:“我們除了要依據課本進行語言教學,還要教授學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知識,教學生唱中文歌、剪紙、編中國結、寫毛筆字等。”
在國外支教,教學中遇到困難是家常便飯。剛開始時,孩子們因為新鮮感,學習興致很高。但到了第二學期,仗著跟老師熟悉了,有些學生開始在上課的時候搗亂,甚至“在地板上爬”、“跟老師捉迷藏”
等,有時老師甚至要花上半節(jié)課的時間來管理紀律。“這時候,想學習的學生積極性會受挫,而不想學的會因為搗亂獲得關注而更加調皮。”對這種情況,志愿者們只得“見招拆招”,首先便是要“立規(guī)矩”:說一不二、言出必行。同時要創(chuàng)新上課的方式方法,增加課堂內容的趣味性,寓教于樂。角色扮演、圖片講解、視頻欣賞、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偶爾準備一些小禮品作為獎勵……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志愿者們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在國外,志愿者們也沒忘了中國的節(jié)日,“每一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是我們課時最多的時候,我們抓住這些機會讓孩子們了解中華文化。就這樣,我們度過了在泰國的第一個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冬至、春節(jié)……一晃眼,連元宵節(jié)和西方情人節(jié)都過去了,我們回國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br> 十個月的支教生活說短也短,一轉眼就該回國了。離別總是傷感的,讓志愿者們最舍不得的還是那些可愛的孩子們。說起離別前的小插曲,王莉晶仍然十分感動:“在我離開的前一天晚上,學生們紛紛送來小禮物,對我說,王老師不要走,王老師再教我們三年吧……這些話語讓我感動哽咽。下班后,在去吃飯的路上,我碰上了一個五年級的小男生和他的爸爸,小男生抱著一個布娃娃,著急地比劃著,堅持一定要送給我。后來他明白我要去吃飯不能拿著娃娃時,才肯讓我離開。但當我吃完飯回到學校,卻在辦公室桌上看到那個了巨大的娃娃!后來,我把它從菲律賓千里迢迢地帶回了中國?!?br> 王莉晶也給將來想去國外支教的學弟學妹們提出了一些建議:“不要把支教生活想像得太美好,特別是女孩子,也許從相片里看起來很光鮮亮麗,但現(xiàn)實的支教生活中要處理的事情非常多,不僅是學生,可能還有和同事、上司的關系,甚至是有關單位,這些事常常會讓人措手不及。所以,要將“奉獻、吃苦、努力”牢記心中。
現(xiàn)實總是比想象復雜,異國支教的辛苦快樂,只有真正體驗過的人才會知道?!斑@十個月,我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