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家鄉(xiāng)美食意蘊飄香


  五一假期剛結(jié)束,剛從老家北京回來的李同學(xué)有些哭笑不得,帶來的幾袋“驢打滾”很快就被舍友們瓜分一空。大家邊吃,邊談起了家鄉(xiāng)的美食。
   體現(xiàn)地域民族特色
看著室友們狼吞虎咽,李同學(xué)顯得“痛心疾首”,“多好的美食啊,可別這么囫圇吞棗的吃,要知道這在以前可是香妃公主吃的東西”,小李說,“北京小吃九十九,大菜三百三,單是‘驢打滾’一樣就夠人回味了。要是再坐在四合院兒里,吃起來,那才真有‘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的京味兒呢。”
  在不久前的民族風(fēng)情節(jié)上,侗族的素食腌生、穿青族的怪嚕洋芋、土家族的和渣、苗族的社飯等等也刮起了一場美食旋風(fēng)。“社飯是我們苗族在祭祀社稷時做的一種食物”外國語學(xué)院的龍文君說,“蒿菜、野湖蔥、糯米、臘肉,幾樣尋常的配料就能做出香噴噴的社飯了”。每年春祭的時候,各家各戶都要做社飯,希望這一年五谷豐登、家運祥和。
   蘊藏歷史文化故事
五一節(jié)時張同學(xué)也帶來了許多特產(chǎn),可模樣有些奇怪:每一個精巧的甜點上都劃上三道刀痕?!斑@叫‘蜜三刀’,是我們徐州的名小吃,你們猜這名字是哪兒來的?”看著大家好奇的目光,張同學(xué)賣起了關(guān)子,“相傳北宋年間,蘇東坡在徐州任知州時,常常與隱士張山人詩酒相會。一天蘇東坡與張山人在放鶴亭上飲酒賦詩,蘇東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寶刀,在飲鶴泉井欄旁的青石上試刀,連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蘇東坡十分高興。正在這時,侍從送來茶食糕點,一種新做的蜜制糕點十分可口,只是尚無名稱,眾友人請?zhí)K東坡為點心起名,他見糕點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隨口答:‘蜜三刀’是也?!?br>  “室友們第一次吃花生糕就上了癮,每次回家,她們都要我?guī)﹣怼?,文學(xué)院的李云子家住開封,特別喜歡吃花生糕,她說,花生糕是古代的宮廷膳食,已經(jīng)有600余年的歷時了。清朝時期,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慈禧太后西行到西安避難,等她回鸞途徑開封,當(dāng)?shù)毓賳T捧著花生糕,讓她品嘗,她嘗過后連連稱贊,從此定為宮廷的貢品,每年都要向皇宮進貢。從此,開封花生糕也就名揚四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