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福氣 同心同力
“福”字,有點奇妙,以至于90年代一部惠安劇里男主角“福氣”的運勢,至今為老一輩人所津津樂道。我一直覺得“天?!边@個名字取得好,寓意著“天賜福氣”。直到進入茶學院,參加了新進員工培訓后才知道,“天?!倍?,賦予了更深遠的涵義。
茶學院是李瑞河先生所投資創(chuàng)辦。說到天福集團,不得不先說李先生在臺灣的兄弟單位天仁集團?!疤臁弊钟小岸恕?,“仁”字也有“二人”,這寓意著李先生希望家里的四兄弟能齊心合力共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福建又是李先生的祖籍地,所以李先生在大陸創(chuàng)辦的集團就叫“天福集團”,寓意著天仁在福建創(chuàng)辦,重新回到家鄉(xiāng),像那首歌唱的那樣:“我多想回到家鄉(xiāng),重新回到她的身旁……”。在這種情況下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都有其強烈的歸屬感,而這種歸屬感會凝聚企業(yè)的員工,讓企業(yè)擁有團結的向心力。茶學院依托這樣的企業(yè),自然也有了不可多得的同心同力。
創(chuàng)辦人李瑞河先生說:“成功的榮耀全體分享,失敗的責任我肩獨擔”,這句話在為期兩周的培訓中已耳熟能詳。這一點,從各部門主管講到這句話時,那神采奕奕的神情,可窺一二。李先生變賣家產,承擔起30億的巨額債務,獨自扛起了責任,用實際行動,為天福的所有成員,作了一個重要的表率。在今后,如總裁一諾千金的承諾,我們也會用實際行動去履行,并驕傲地將這句話的出處告訴后來的師生們。
“成功是許多小優(yōu)點的累積,失敗是忽視許多小缺點的后果”。在茶學院,對細節(jié)要求是嚴謹及細致的。師生間見面先問“五好”,這不僅是一種文明禮貌的體現(xiàn),更多的是一種對茶學院的認可。只有打心眼里認可,才能對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如親人朋友般對待,因此,見面打招呼就成了順其自然的舉動。對茶學院有了歸屬感,那么也就會在任何地方,看到有紙屑垃圾的時候主動彎腰撿起來,“一人一手一彎腰,共創(chuàng)美麗好校園”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校園的美麗,環(huán)境的優(yōu)雅,是茶學院的每一位成員同心同力的結果。在茶學院,就是一個團結戰(zhàn)斗的集體。這個集體依靠同心同力的精神和獨特的文化理念來支撐。這種精神和文化理念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它激勵著每一位成員為之奮斗和努力。在學校,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你都可以看到、體會到這種精神和文化理念。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也必將是中國茶的世紀?!边@句話是李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說的,現(xiàn)在就雕刻在學校的大門口。要想讓二十一世紀成為中國茶的世紀那還需要對茶文化、對中國文化禮儀有認識,需培養(yǎng)大量專業(yè)人才。茶學院的愿望與目標就是以培養(yǎng)這么一批專業(yè)人士為己任,讓中國茶茗揚世界,譽滿全球。而這,更離不開學院每一個成員的同心同力。
有幸的是,我們可以成為為之奮斗的一員,學習并向這個強大的目標前進、努力。最后,要誠摯的感謝各部門領導們百忙之中對我們進行的培訓,也感謝學院給了我這樣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將會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