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對清華大學解放前后的一些回憶



1949年1月31日,清華學生進城游行,歡迎解放軍入城 何明德供圖


●滕藤(1951屆,化工系)
我是1946年夏天在重慶中央大學附中畢業(yè)的,時年16歲。那年我考取了好幾個不同地區(qū)的學校,最后決定念上海交通大學。在交大念了一年以后,我決定重新投考清華,因為我當時已經有了政治上的進步要求,在學生運動中也受到了一些鍛煉,更加向往清華這個被稱為“小解放區(qū)”的學生運動“堡壘”。那一年從交大轉清華的一共有18個人,大部分是由于向往清華學生運動的氛圍,如何祚庥、金鳳(蔣勵君)等。
  到了清華以后,發(fā)現清華的學生社團比較多,活動多樣,很吸引進步學生。因為我喜歡唱歌,小學的時候就參加過童聲合唱團,唱抗日歌曲,而清華“大家唱”是一個活躍的進步音樂活動團體,我很快就參加了“大家唱”。再就是,我喜歡讀書,喜歡文學,特別是19世紀后半葉俄羅斯的小說,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別林斯基對我影響很大。在民粹派思想的影響下,總覺得應該為窮苦的老百姓做一點事情,這樣我就參加了識字班,到清華附近的保福寺農村里教那些上不起學或者失學的孩子念小學的課程。在這些活動中接觸了中國社會實際,接觸了進步的同學和進步的社會政治思想,得到了一些鍛煉和幫助。對我?guī)椭畲蟮氖俏覅⒓恿烁瓯诓葑x書會。這個讀書會是以學習馬列主義書籍和了解解放區(qū)我們黨所領導的革命運動的情況為主要內容的團體。當時有兩本很著名的書———《方生未死之間》和《冀東行》,讀后增加了對解放區(qū)情況的了解,同時也學習了一些毛主席的著作,像《新民主主義論》、《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以及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入門書籍 《大眾哲學》、《政治經濟學》(萊昂節(jié)夫著)等等。這個讀書會是以加入地下黨的外圍組織民主青年同盟的同學作為骨干組成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習來培養(yǎng)一批學生運動的骨干,培養(yǎng)一些擁護馬克思主義的學生。
  楊坤泉和張?zhí)焯﹥晌煌瑢W對我思想理論上的幫助是很大的,他們非常耐心地幫我分析我的觀點為什么不對,為什么應該學習馬列主義,為什么應該學習毛主席的著作。這段時期學生運動非常蓬勃,我一般也是積極參加的,而且往往是站在最激烈、最左的一邊。這時期,王滸和李崇桂兩位同學在政治上給我很大幫助,使我在學生運動中間得到鍛煉,并提高了組織覺悟。1948年4月份,經過李崇桂介紹,黨的外圍組織民主青年同盟吸收我參加了組織,并擔任了物理系一個 “民青”小組的組長。到了 1948年的秋天,9月份開學后,民主青年同盟領導我、負責聯系我工作的是謝啟民同學,他問我,你是不是愿意加入中國共產黨?經過認真考慮,我表示希望能夠參加黨的組織,甚至放棄學業(yè)做一個職業(yè)革命者。他說我給你向上反映。但是很快謝啟民同學就到解放區(qū)去了。此后,“民青”組織換來聯系我的正好是我同班同學駱正愉。過不多久他就跟我說,組織上已經批準我的入黨要求。我在駱正愉的安排下宣誓。入黨以后的第一任黨小組長是艾知生同志。因為地下黨是單線聯系,一般都是兩三個人組成黨小組,其他的人不允許橫向聯系,所以我入黨后參加的第一個黨小組由艾知生、駱正愉和我三人組成。此時,我已由組織上安排,離開社團活動回到化工系,負責我們班和我們系1948屆新生中的“民青”支部工作,并在化工系組織讀書會,吸收積極分子參加,帶動全班同學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在游行示威時擔任宣傳和保衛(wèi)。此外我還曾按照組織上的布置,到學運相對滯后的北京朝陽學院等校去發(fā)動和組織學生參加學運。
  總之,來清華后我積極參加學運,認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確立了革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是一個清理各種錯誤思想的知識分子改造的過程,終于在黨的領導下,參加了革命工作,擔當起組織上交給我的各種任務。
  平津戰(zhàn)役開始后,形勢發(fā)展很快,到了1948年的年底,解放軍就把清華和燕京這一部分地方提前解放了,我們比北平城內要早解放40天。那時解放軍駐扎在紅山口、頤和園一帶,城里還是蔣介石軍隊控制著。于是清華園的北邊是解放軍,南面是國民黨的軍隊,所以當時的情況比較復雜。當時組織上交給我的第一項重任是負責組織清華大學的治安保衛(wèi)委員會,也叫巡防委員會,來維持清華的治安工作。另一個負責人是林宗棠同志,在40天時間里,我們把同學組織起來,晝夜在學校巡邏,并保衛(wèi)學校的重要部門、系館和宿舍。當時我所在的化工系二年級這個班的同學中地下黨員和民主青年同盟盟員人數較多,比例較高,進步力量比較強。我就把我們班的同學調到了女生宿舍靜齋,在靜齋里面的食堂住下,負責保衛(wèi)靜齋的安全。其他各班的學生,有的負責系館的保衛(wèi),有的負責要害部門的安全,這個工作干了40天總算完成了任務。
  在這40天里,還有一個對我來說印象很深的事情,就是當時頤和園跟青龍橋這一帶已經解放了,北京市委、地下黨組織了兩次活動,一次是把地下黨員骨干集中起來,在頤和園小學培訓了三天,學習毛主席的講話,和入城注意的有關政策。第二次范圍更大一點,就是清華、燕京,西郊這一帶的黨員集中在清華農學院,就在頤和園的對面,由北平地下黨的負責人彭真同志來給我們做了一次演講。榮高棠同志當時是負責學生運動的領導,也在這兩次活動里面給我們講了話。聽了之后,覺得他們水平很高,把形勢講得非常透徹,政策也講得很清楚。地下黨員都是分散的,過去都是單線聯系,互相之間不能橫向交流。盡管我知道我們班上有幾個人從表現看可能是黨員,但是不允許橫向聯系,這次終于橫向溝通了,因而這兩件事情給我的印象比較深。
  解放初期,地下黨曾經在北京大學四院,就是現在的新文化街那兒,開了一個全北平市的地下黨員大會,整個大禮堂有一千多人,大家在一起相聚,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ㄗ髡邽樵袊鐣茖W院副院長,曾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