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追憶憧憬未來———訪原師專老校長周孝龍
校慶六十周年之際,我們走訪了老校長周孝龍,希望能夠隨著老人的回憶,與老校長一起,重溫學校的往事,領略今日之甘甜。
下午三點,按照約好的時間,我們準時到了家屬區(qū),不曾想周校長早已在樓下等待著我們的到來,“我怕你們找不到,眼看時間快到了,就下樓迎迎你們?!敝苄iL笑著說,露出了爺爺般特有的慈祥的微笑。
周校長引領我們上了樓,健朗的背影微微有些駝。一進門,樸素的家居陳設映入眼簾,一臺十幾英寸的電視機,一瓶藝術插花,一幅福字掛歷,明凈整齊。看得出,靠墻的沙發(fā)也是用過好久的了,一旁整齊地放著一疊書報,簡潔而溫馨。交談中,我們了解到了周校長從來都沒有午休的習慣,喜歡中午看看書讀讀報,早年工作繁忙而顧不上休息,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了生活規(guī)律。
談到學校建校歷史,周校長慢慢地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學校的建校史,七零年前是聽別人講和看材料知道的,七零年后多半是親身經(jīng)歷。一直以來菏澤的基礎教育發(fā)展得是很不錯的,但是,高等教育直到建國后好長時間還是空白,由于菏澤地處魯西南,是革命老區(qū),為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1948年8月,菏澤解放后,教育事業(yè)得到了大發(fā)展。1948年秋,我國面臨戰(zhàn)爭后的恢復和建設,急需發(fā)展中小學教育,但師資力量相對比較匱乏,出于這些考慮,政府決定在菏澤建立一所師范學校,專門培養(yǎng)中小學教師,鞏固基礎教育。1948年底,冀魯豫區(qū)行署決定籌建冀魯豫區(qū)菏澤師范學校,簡稱冀魯豫區(qū)第二師范。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冀魯豫區(qū)菏澤師范學校改稱平原省立菏澤師范學校。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平原省立菏澤師范改稱山東省菏澤第一師范學校,簡稱菏澤一師。在54、55年間初師被撤銷,1958年,山東省人民委員會下文,在菏澤師范的基礎上建立菏澤師范專科學校。1962年,菏澤師專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的下馬,學校的圖書、教具儀器等被全省各高校給分了,剩下的部分分給了中學。1970年7月,山東省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發(fā)出了 《山東省高等學校布局和專業(yè)調(diào)整方案》文件,山東財經(jīng)學院被撤銷,分到菏澤、惠民兩個地方辦師專。菏澤師專又得以重建,11月,學校正式成立。也就是這一年,周校長來校任教。
學校在經(jīng)歷了撤辦和重辦之后,許多基礎設施被摧毀得破敗不堪,三座舊樓,門窗無一完好,破碎的玻璃渣子散得到處都是,墻上還殘存著“文革”的標語。校園一片荒蕪和狼藉,雜草叢生,有路也不像路,讓人感到又寒心又無奈,好好的學校竟然會成了這樣。面對這種狀況,全校師生并沒有灰心氣餒,大家一起動手,改變舊貌。懂電路的修理電線,會劃玻璃的修理窗戶,會木工的修理桌椅,大家還一起修道路、清垃圾,在將近一個星期的清理之后,雖然還有很多設施需要完善,但校園總體上看起來舒服了許多。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校長留了下來,在學校一干就是幾十年。周校長說,組織的需要就得服從,就算是后來做了領導,也是要為大家服務,給學校辦事。
1971年,實行推薦工農(nóng)兵上大學,菏澤師專第一期招收200名學生,共分為政文(現(xiàn)在的中文系)、英語、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5個專業(yè),要求學生“上大學、管大學、改造大學”,要求學校走政治建校的路子,突出政治,實行軍事化管理,共分為5個連。在學校宿舍住房緊張的情況下,全校師生齊心協(xié)力把18排住宿平房的磚瓦用18輛平板車從城南的勞改窯廠拉來,學??偹阌辛舜蟾诺哪?。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次年2月,菏澤師專建立黨委。1978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普通高等??茖W校,學校終于能夠在平穩(wěn)中得以發(fā)展了。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2002年1月,經(jīng)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菏澤師專、菏澤教育學院、菏澤廣播電視大學、菏澤農(nóng)校、菏澤師范學校等五校合并,成立新的菏澤師專,并以此為基礎籌建菏澤學院。2004年5月17日,經(jīng)教育部批準,菏澤師專改建為菏澤學院。
從1970年來我校中文系任教,1979年擔任菏澤師專副校長之職,1984年任校長,直到1996年退休至今,30多年的學校生活,周校長每每談到動情處,都要情不自禁地停頓一會兒。周校長回憶說,學院是艱苦奮斗、艱苦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出來的,早期的學校生活是相當艱苦的,好多老師,為了搞學問和教好學生,幾乎天天“開夜車”。春、秋天還好,特別是在寒冬,當時是沒有暖氣設備的,夜半穿著破大衣,或是裹著被子伏案鉆研、學習,餓了,就把晚上留下的冷饅頭放在爐子上烤烤就著水吃。像這樣的事情在早期的校園中多得習以為常。
感情是日益沉淀和積累的。一兩句話,幾個詞語又怎能概括得出呢?周校長平常日子里喜歡在校園里走走轉轉,看到學生社團的豐富活動和學子們蓬勃的朝氣,覺得既高興,又欣慰。他告誡學子們,要注意政治進步和專業(yè)學習的關系,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達到互相促進,把握好實踐與學習之間的“度”。
說起學院的六十年校慶,周校長顯得特別高興,學校祖國和共度六十歲生日,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沒有建國六十年的發(fā)展,就沒有學校的今天,學校得益于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這三十年也是學校發(fā)展最好最快的時期,學院從初師到中師,再到專科又到本科,學校無論從規(guī)模還是辦學層次,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是魯西南這片土地上破天荒的業(yè)績。(學生記者 董道焱 吳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