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誕· 六十
展開手中漫長的畫卷,手指輕撫橫亙長江與黃河的山川,緩緩的流水激蕩著叮咚的源泉,甲骨文的跡痕洋溢著靈性的過往,萬里長城的雄偉點綴著青春的豪華,那仿佛是聰睿的智者般,久久俯望彼此壯年的成熟。
六十年的點點滴滴,細水長流,在耳邊成為一種聆聽的呢喃,那是別樣的艱辛和欣慰,獨留記憶在此刻停留。
不曾忘懷,如今的燦爛輝煌中,鮮血匯成的血河是如此耀眼和奪目,無數(shù)的炎黃子孫讓人刻骨銘心。歲月承載著歷史的腳步,讓大地積淀文明的精華,凝重而深邃的眼眸展露鋒芒,寬廣而博大的胸懷爆發(fā)出熊熊燃燒的火焰,吹響改革的一聲號角。
南海之濱的一縷春風,羅湖小村的一抹朝陽,青藏高原的一道鐵軌,塔里木油田的一組井架……遠見卓識、藝高膽大的革新者用六十載的分分秒秒,見證了小漁村的翻天巨變,見證了新時代的國運昌盛,那滿臉綻放的笑容寫滿了深深的祝福和感動。
沿長江的源頭緩緩而下,穿越巍峨的群山,敲響天安門前銅質(zhì)的匾鐘,渾厚的敲擊聲由遠及近,響徹大江南北。忘不了汶川痛徹心扉的搖晃,中南山孤枕難眠的一夜光亮;忘不了奧運壯麗宏偉的紀念,十七天里一次又一次的震驚。在那些不知白天與黑夜的日子里,我們承載著億萬子孫的囑托和希冀,用生命捍衛(wèi)起民族的尊嚴,成為憨實的臂膀,唱響千百年來朝朝暮暮的激情,唱響六十周歲華麗的生日歌。
仍記得十年前的閱兵式,十月的晴空和微風依然在腦海中留有清新的痕跡。整齊的步伐邁踏出時代的渾音,嘹亮的吶喊祭奠英勇的烈士,嶄新的科技包裹著祖國的強盛。野草和小米的歲月喂養(yǎng)出的龍族后裔,早已褪下斑駁的縷衣,披上嶄新的防衛(wèi)服,用芳草和納米修復殘缺的墻角。那是記憶深刻的萬年青,開放著每段傳奇,為傳統(tǒng)的土壤播種新鮮的生命,等待十年后的再次蘇醒。
仰望藍天,“神七”盤旋的軌跡依舊俯瞰大地。在一九四九年的春風沐浴下,我們將用六十年的揚棄和繼承,在二零零九年十月一日的天安門前,走出國人最風情最堅實的步伐,走出中華民族最璀璨最壯觀的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