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易錯字詞

網言網語|DNA動了

根據生物知識推斷,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改變性狀了?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從“DNA”說起。DNA,中文名“脫氧核糖核酸”,是攜帶有生物體繁衍所必需的遺傳信息的生物大分子。從生物學角度來看,DNA在進行復制、解旋等活動時的確處于一個運動的狀態(tài),但我們在網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DNA動了”,并不是生物學角度的“DNA動了”。實際上,...

咬文嚼字 2022-11-18

社交新風|意味深長的自嘲

負面詞語充斥網絡,然而有一股清流始終在與之對抗,那就是對貶義詞語的自嘲用法。被貼上標簽的小人物們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清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勇于自嘲,善于自嘲,用戲謔的態(tài)度來面對別人的嘲諷。比如“打工人”本來含有對社會底層的蔑視,但是打工人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打工語錄來調侃自己:“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是押韻合轍的順口...

咬文嚼字 2022-11-18

熱線電話|“流傳”和“留傳”

答:試試看吧。兩詞的共同點是“傳”,但有三點不同:一是傳的范圍?!傲鱾鳌奔仁强v向的,指時間上由前而后;又是橫向的,指空間上由此及彼?!傲魝鳌敝荒苁强v向的?!坝⑿鄣氖论E到處流傳”,這是空間的擴散,只能用“流傳”而不能用“留傳”。二是傳的態(tài)度?!傲鱾鳌蓖亲匀粋鞑ィ傲魝鳌眲t有主觀刻意的色彩?!斑@套書是祖上留傳下來的”,這里指的是前人把...

咬文嚼字 2022-11-18

一針見血|荒廢政事稱“怠”政

2020年11月17日的《解放日報》第12版,刊有《這位書生打破“誤國”魔咒》一文,提及前涼一代儒將謝艾幾度挫敗強敵之事,其中寫道:“在謝艾的指揮下,前涼軍隊連破勁敵,張重華不免自滿,逐漸迨于政事?!币闹械摹板视谡隆?,應寫為“怠于政事”。怠,讀dài,本義為懶惰。引申出松懈、輕慢、冷淡、疲倦等義。如怠工,指故意消極對待工作,降低工...

咬文嚼字 2022-11-18

譯海尋真|此“出口”非彼“出口”

口,指出入通過的地方。進口和出口,都是歧義結構。當進口和出口是偏正結構時,是名詞,分別指由建筑物或場地進入、出去所經過的門或通道等。當進口和出口是動賓結構時,則是動詞,可指船只駛入、駛出港口,也引申指本地與外地、本國與外國之間的商品交易,進口指外地、外國的貨物進入本地、本國,出口指本地、本國的貨物運到外地、外國。弄清了“進/出口”不同...

咬文嚼字 2022-11-18

學林|“秀”字的七七八八

秀”字是個常用字,奇怪的是沒有找到甲骨文的寫法,只有石鼓文作和《說文解字》里小篆作?!墩f文解字》只在“秀”的下面寫了“上諱”二字。原來許慎(約58—147)撰寫該書時,要避東漢光武帝劉秀之諱,不做解釋,免得惹麻煩。后來南唐的徐鍇(920—974),才做了點解釋:秀,“禾實也。有實之象。下垂也”。也沒有對造字的理據做出說明,因此造字的原...

咬文嚼字 2022-11-18

糾錯|書報刊詞語運用糾錯(三):不可收拾bùkě-shōu·shi

22年10月24日《解放日報》第9版刊登報道《他的“山歌”至今傳唱》。文中寫道:“朱踐耳從年輕時代起就有個交響夢,立志寫中國的交響曲。然而他竟是在60歲以后,才寫出他的《第一交響曲》,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在擔任上海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期間,朱踐耳共完成十部交響曲及一部小交響曲?!边@段文字中的“不可收拾”使用有誤?!安豢墒帐啊痹甘挛餆o法歸...

糾錯|“刁鉆”不是人的一種動作

“反擰著手腕支撐身體著地”這個動作時,并不是為了顯示給他人看,而是自己在“不慎跌倒”時情急之下的一個動作,因此這個“刁鉆”還是不能適用的??梢园选暗筱@”改為“扭曲”。“扭曲”有一個意思是人的身體或物體扭轉變形,句中說的是“小陳”所做的“反擰著手腕支撐身體著地”是一種身體動作,使用“扭曲”是可以的。歷練lìliàn2022年11月1日《...

這些易混淆詞語,你用對了嗎?

“無上榮光”與“無尚榮光”意思相近,都指最高的、無可比擬的榮耀。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和《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中,僅僅收錄“無上”這一種寫法?!盁o上榮光”是推薦寫法?!盁o上”是最高之義。如:“大家都以能親自參加制造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而感到無上榮光?!睎|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尚,曾也,庶幾也?!鼻宕斡癫弥墩f文解字注》:“尚,...

秘書工作 2022-11-11

“前”或“原”的編校三原則

在日常審讀稿件過程中,筆者發(fā)現不少作者對“前”或“原”字的使用比較混亂,主要問題是經不起推敲,自然也就不能說是正確的了。因此,有必要根據相應的原則,對此問題進行隅議。筆者把相應的原則確定為“時效原則”“就近原則”“一致原則”。一、時效原則例1:前蘇聯的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在太空待了108min...

一起編校 2022-10-11

這些編校差錯,沒理由不學習

紀念祖國73華誕。(×)“紀念”是紀念逝去的、過去的、已不存在的人事物。而新中國成立至今是一直存在、繼續(xù)存在的。中共中央政府一直重視國防建設。(×)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zhí)政黨。而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在提及黨和國家機構名稱時,應使用規(guī)范的全稱或簡稱,不能隨意縮略或連用??筛臑椤包h和政府一直重視國防...

一起編校 2022-10-11

有關“主”字的編校差錯案例

不宜說“最主力”。能說自己的主見嗎?“主要”有“很多”?“主角”=“主要角色”?!爸饕浴瓰橹鳌??!爸黧w”與“以……為主”?!惧e例】在警方公布了監(jiān)視錄像后,他迫于壓力主動自首。【辨析】“迫于壓力”不是“主動”?!捌扔趬毫Α笔钦f在受到壓力的情況下不得不做某事,而“主動”是指不受外力影響而自覺地去做某事,兩者在語意上明顯不同。這樣,...

一起編校 2022-10-11

一針見血|不是“蓬壁”是“蓬蓽”

2016年10月7日《新民晚報》第6版《我的石伽爺爺》一文寫道:“石伽擅長山水,尤以‘十萬圖’為華夏畫壇一絕,能把這樣一位貴賓請進,又便于讓自己的孩兒們拜師學藝,真乃蓬壁生輝?!逼渲小芭畋谏x”一詞,應寫作“蓬蓽生輝”。蓽,讀bì,指用樹枝或竹子等做成的籬笆、門等遮攔物。蓬,是古書上說的一種草,干枯后根株斷開,遇風飛旋,故又名“飛蓬”...

咬文嚼字 2022-10-11

一針見血|“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誰

次打開電視,正好是央視2套播放的關于敬老的節(jié)目“邊看邊說——九九歸一是重陽”。主持人先朗讀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比缓笞骱唵蔚慕庹f: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誰呢?當然是山東那位兄弟了。這顯然有誤,其實“少”的不是山東的兄弟,而是王維自己。這首...

咬文嚼字 2022-10-11

一針見血|不是“豐瞻”是“豐贍”

《語文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9期所刊《〈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稱轉換及其美學意義》中寫道:“詩人在詩中所采取的,幾乎全是自我抒情的方式,從開頭到結束,都只是以‘我’一人而言說,然而,為什么在這首詩中生活與情感的內容卻是如此豐富,形式和語言的形態(tài)卻也是如此豐瞻呢?”這里的“豐瞻”錯了,應該是“豐贍”。贍,音shàn,本義是供給,引申...

咬文嚼字 2022-09-23

追蹤熒屏|“煮豆”燃的是“箕”嗎

2017年5月21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的《快樂漢語》節(jié)目,主題字為“豆”。在“隨堂大測驗”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學員大衛(wèi)得到的是“煮豆燃箕”四個大字,他回答:“本來就是兩個兄弟嘛,但是呢,相煎何太急,就是這樣的一個結果?!保ㄗ帜煌斤@示)學員的回答沒什么大問題,但是題板上的字卻寫錯了,“箕”應為“萁”?!爸蠖谷驾健钡涑觥妒勒f新語·文學》...

咬文嚼字 2022-09-23

說文解字|《安大簡》《詩經》新讀(上)

根據語境判斷,認為此字通假為“嬥”?!皨唷弊钟小懊馈绷x,《廣雅·釋詁》:“嬥,好也?!被颉巴χ倍篮谩?,《說文·女部》:“嬥,直好皃。”或直接訓為“細腰”。桂馥《說文解字義證》(中華書局1987年):“直好皃者,《廣雅》:‘嬥嬥,好貌。’《廣韻》引《聲類》:‘嬥,細腰貌?!庇纱丝梢?,傳世本《詩經》之“窈窕”,在其出土戰(zhàn)國版本中對應的...

咬文嚼字 2022-09-23

文章病院|“赴笈”?“負笈”!

016年8月15日《揚子晚報》B5版《整容有風險》一文寫道:“但半年后當她拆開臉上紗布時覺得一切都值得——她已脫胎換骨,漂亮得像個小女神。遂信心滿滿地赴笈升學,更成為校花。”文中的“赴笈”,應是“負笈”之誤。赴,讀fù,義為“到,去,前往”,也有“在水中游泳”“投入,跟進”等義。笈,為盛器,大多以竹、藤編織,常常用來放置書籍、衣巾、藥...

咬文嚼字 2022-09-23

會議筆記|這些表述,錯不得!

杜絕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公、違法不究的現象,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辭?!返诹妗耙婪ㄖ螄痹~條)A.是B.否答案:B解析:《憲法》第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毕蛳禄瑒硬榭创鸢赶铝猩婕胺傻谋硎?,正確的一項是()A.《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可以簡稱香港《基本法》B.《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駐...

語文爭鳴|再說“扒雞”和“扒”

筆者用傳統“考本字”的方法,依據聲類韻類的對應規(guī)則,以及方言讀音可能的內部層次,在傳統韻書當中遍尋詞源,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表示烹飪燒制的字,能跟今天的“扒”直接關聯。于是不得不變換思路,從“扒”這種菜肴方式的起源年代,燒制特點等外部因素再進行詞源的推理。扒燒現在都以魯菜經典做法著稱,但先不論魯菜興起的年代早晚,在清代中前期,“扒”并不...

語言文字周報 2022-08-26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