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佳文匯集

把握人心走向是真正的流量密碼

2022年8月3日早上7:30,“浙江宣傳”發(fā)布了《歷史不會濃縮于一個晚上》一文,不到半小時,閱讀量就突破“10萬+”。中宣部新聞閱評稱贊此文“一消網友心中塊壘”,時任浙江省委主要領導作出重要批示。有讀者說,“當時一夜沒睡著,看到這篇文章后睡著了”“作者有思考,文章有深度,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慮,讓我釋懷了”。這是“浙江宣傳”上線以來引導...

傳媒評論 2023-07-07

媒體融合時代新聞評論如何“引流”

十五次黨代會開幕當天發(fā)布的作品。在普遍的刻板印象中,宏觀層面的時政評論與“流量”似乎有著天然的隔閡,受選題和內容本身的“硬”所限,似乎很難“軟化”成為“叫好又叫座”的爆款,尤其是大會新聞,更是難上加難。但該作品推送后,全網總播放量達到300萬+,僅抖音平臺播放量就超250萬,點贊量達到3.8萬。網友紛紛留言“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百姓的柴...

傳媒評論 2023-07-07

觀點時代,評什么,怎么評丨以大眾視角寫評論

022年12月4日晚,對于浙江人來說,是一個很不尋常的夜晚。這天晚上,浙江多地發(fā)布優(yōu)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通告,表示不再開展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乘地鐵等不再掃場所碼。此外,國內其他多個省份也相繼發(fā)布類似的調整公告。無疑,這是中國疫情防控三年來最重大的變化,不僅是個重大事件,更是熱點話題。一夜之間,朋友圈里,互聯網上,各種聲音都有。有叫好的...

傳媒評論 2023-07-07

觀點時代,評什么,怎么評丨新聞評論在新的傳媒格局下如何出圈——以《住在文物里的尷尬何以破解》為例

在2022年度的浙江新聞獎、浙江省廣播電視新聞獎評獎中,臺州市新聞傳媒中心選送的電視新聞評論《住在文物里的尷尬何以破解》獲得一等獎。這條評論為什么能在眾多電視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2021年11月,臺州市廣播電視臺《臺州深觀察》欄目的記者接到群眾反映,說自己的房子破敗不堪卻不能修葺,為此很苦惱,希望記者關注并幫忙解決問題。接到反映后,記者前...

傳媒評論 2023-07-07

全媒體時代,媒體如何做出更多好看的評論?

新聞評論是黨報的靈魂和旗幟,是黨報開展宣傳的有力手段,肩負著傳播黨的政策和主張的使命,也起引領著正確輿論導向的作用。新時代新征程,黨報的新聞評論不應淡化,也不能削弱,而應當承擔起其特殊的責任,擺到辦報的重中之重,更好地去引領導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讓正能量更強勁,讓主旋律更高昂。2020年底,延安日報專門開設了“...

答好“三問”讓會前謀劃更有序

月度主線聚焦急事難事破解。召開“4+5”聯席會議,安排四套班子秘書長和有關黨委工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通氣通報、統(tǒng)籌協(xié)調全市重大會議活動,緊盯當前需要聚焦發(fā)力、重點突破的急事難事,為當月會議主題確定主基調。比如,2022年2月,我們以重溫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2月對我市橫坎頭村全體黨員重要回信和實現“開門紅”為月度任務主線,一方面,召開...

秘書工作 2023-06-30

基層如何做好規(guī)范性文件清理

2020年3月,廣州市海珠區(qū)首次啟動規(guī)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結合清理工作實踐,我們就清理的具體做法、發(fā)現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做些梳理。開展清理工作的具體做法科學謀劃,統(tǒng)籌推進。集中清理工作啟動后,海珠區(qū)及時制發(fā)實施方案,成立清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區(qū)委領導擔任組長,區(qū)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并明確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辦公室”)設在區(qū)委辦公室...

秘書工作 2023-06-30

一本書是如何誕生的?如何做自己的一本書?

想做自己的書,用word排版可以嗎?如何自己制作一本書?想做一本書當禮物,具體要怎么做?我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印成書嗎?…………下面我們先看看真實的一本書是怎樣誕生的,看完之后,你就可以照葫蘆畫瓢,做出屬于自己的一本書了。Step1:做選題(選內容)一本書首先要有內容,否則不成為一本書,因此做一本書前,編輯首先要選內容。什么樣的內容可以出...

編輯者說 2023-06-30

媒體外交:作為外交行動者的媒體研究

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zhàn)略的實施,媒體外交日益受到重視,實踐日益增多。本文通過梳理我國以媒體為外交行動者進行的外交實踐,提煉媒體外交定義與特征認為,媒體外交是媒體行業(yè)作為國家整體系統(tǒng)的一部分,在國家外交戰(zhàn)略下以自身為行動主體進行的外交活動,具有外交性強、主動性強與規(guī)格高的特征。以媒體為行動主體的媒體外交是媒體...

中國出版 2023-06-30

媒體融合背景下記者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在媒體融合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媒體格局被徹底重構,一個多元、豐富、信息化的傳播生態(tài)初步形成。在此背景下,媒體記者逐漸暴露出種種局限,嚴重阻礙了自身職業(yè)上升與媒體事業(yè)發(fā)展。為了更好地適應媒體融合環(huán)境,記者必須積極面對行業(yè)變化,重新審視整個媒體環(huán)境,明確現階段自身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把握時代賦予的機遇,強調能力進階、注重專業(yè)技能提升,全面投入媒...

媒體融合時代紙媒轉型路徑探究

李佳澤王木者作為我國媒體行業(yè)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tǒng)紙媒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不斷見證歷史,憑借良好的口碑與公信力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與信任。但隨著新媒體和自媒體的涌現,傳統(tǒng)紙媒開始面臨更大挑戰(zhàn),激烈的競爭讓其影響力不斷萎縮。本文圍繞傳統(tǒng)紙媒面臨的發(fā)展困境及轉型升級途徑進行簡要分析,并給出幾點解決措施。新媒體時代紙媒轉型升級的必要性1.是紙媒...

新媒體技術助推報紙創(chuàng)新發(fā)展

新媒體技術助推報紙創(chuàng)新發(fā)展劉鋼隨著云計算、5G、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新媒體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tǒng)媒體受到了極大挑戰(zhàn)。相比今日頭條、微博、微信等,報紙在傳播速度和傳播方式等方面,與新媒體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主要就新形勢下傳統(tǒng)紙媒的發(fā)展進行探討,以尋求新的方向。新...

驚嘆!公文寫作“大”與“小”,竟有這么多道道兒!

公文寫作中的“大”與“小”作者:犁鑄辯證關系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辯證關系把握到位,辯證法應用自如,往往能帶來事半功倍之奇效。在公文寫作中,亦是如此。且和大家分享公文寫作中的“大”與“小”,以期有所裨益。一、構思謀篇要“抓大放小”公文姓“公”,作為行政的重要載體,往往具有較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和較為普遍的指導性、實用性,這就要求寫作者必須...

職場寫作 2023-06-30

信息類公文的“大”與“小”(上)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睛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地樹蔭、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首《小池》,以小見大,動中有靜,寥寥幾筆,就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動態(tài)十足、生機盎然的情境之中。相對于領導講話、調研報告、工作意見總結等“大材料”,信息似乎是個“小雜?!薄氖?..

職場寫作 2023-06-30

“選擇文學”:網絡時代的一種另類出走

這類句子,在形式上有如下一些特點:一是用框式結構“在……中/間/里”作狀語,限定兩個選擇對象,以動詞“選擇”直接引入另一被選對象作賓語;二是限選詞項與選定詞項一般有相同的語素(字),如前三例中的“發(fā)”、“上”和“系”,也有用諧音的,如后例中的“考/烤”,同形或諧音的成分多在語詞的首尾;三是主語S可出現在句首也可出現在句中,第一人稱單數...

趣味語文|古人也有“空調房”

據史書記載,古代最早的“空調房”大約出現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叫作“窟室”,一般為貴族所有?!翱呤摇毕喈斢诂F在的地下室,作為娛樂場所,往往頗為講究。它具備地下室“冬暖夏涼”的特點,很多貴族也會在此處儲藏冰塊。還有些“窟室”本來就由“凌陰”(冰窖)改建,不注意保暖的話,甚至會被凍感冒?!蹲髠鳌肪陀涊d了一個叫作鄭伯有的鄭國大夫,常于暑天和朋...

文本解讀|父親節(jié)前,重溫《背影》

提到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父親”形象,總是無法回避朱自清《背影》中的那位父親。在語文教學中,對于《背影》中父親形象的解讀可謂眾說紛紜。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楊華麗認為,父親于浦口送“我”時“我心里暗笑他的迂”這一細節(jié),一直未能引起研究界、教育界的充分重視。父親的“迂”與《背影》的生成具有多重關聯,是我們讀解《背影》的一條可行性路徑。請看——...

如何正確地與采訪對象爭辯?

我們曾說過,采訪的本質是合作,因而要換位思考,給對方所需,拿自己所求。但問題是,采訪要共贏并不代表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是出不了好采訪的。采訪者的核心任務是用盡辦法讓對方摘掉面具,脫掉偽裝,盡可能真實地呈現給讀者。這需要激發(fā),需要碰撞。如果交鋒不可避免,如何正確地與采訪對象爭辯呢?這不僅僅是個寫作問題,還是溝通的藝術。不是辯論,不...

開啟媒體客戶端2.0時代

經,媒體客戶端在中央廚房建設、生產流程再造、主流輿論傳播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比如,以客戶端為樞紐,重構內容采集和分發(fā)機制,落實網絡傳播的移動優(yōu)先戰(zhàn)略,實現報網端的一體化整合;探索內容敘事、融合形態(tài)的傳播創(chuàng)新,發(fā)揮客戶端在頻道入口、專題合作、內容運營方面的多元價值。如今,隨著超級互聯網平臺用戶規(guī)模擴大、連接屬性更加強化、日益嵌入日常生活...

做加法多,做減法少:當前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這是基于時代發(fā)展趨勢和國家戰(zhàn)略要求,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文化建設方向和目標,也是新聞事業(yè)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來,在新興媒體的沖擊和媒體融合的縱深推進下,我國長期形成的中央、省、市、縣四級媒體架構,以及廣播、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