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匯集
同學們,大家好!我就是“文筆能催淚、講課嘎嘣脆、授業(yè)又解惑、誰學包誰會”的那老師。上一堂課后,有同學留言說:“那老師講的課,說的都對,下筆就廢,越聽越會,再寫還廢”。這話說的,讓那老師很有挫敗感啊!?
面對移動互聯網的強勢沖擊,傳統媒體人該如何克服焦慮與恐慌?傳統媒體人的出路又在哪里?此文節(jié)選自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白巖松到廣東廣播電視臺的講座。他關于新聞人四個核心能力的論述,直指媒體人生存現狀與困惑的本質,如今讀來,依舊讓人受益匪...
時光如水,倏忽而逝。轉眼間,《瞭望》已走過整整四十年。四十年風云激蕩,光榮與夢想高高飛揚,造就了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最多華彩的一章。如果說,筆錄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大時代,是《瞭望》與生俱來的使命和擔當,那么,曾親身參與并盡綿薄之力,則是我的幸運與榮...
新聞敏感是指新聞工作者發(fā)現和判斷有價值新聞的能力。對于媒體人來說,能否迅速、準確地識別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這是能否勝任該項工作的基本考量標準,可以說新聞敏感的強弱里不僅僅體現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更體現一名新聞人基本素養(yǎng)的有無。
驀然回首,昨天的新聞已成一部崢嶸歲月的記錄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長江日報社的新聞工作者以《好新聞的樣子——中國新聞獎作品賞析》這本書來為黨的生日獻禮,并借此研討新聞業(yè)務。?
公文是黨政機關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的重要工具,具有權威性、嚴謹性和規(guī)范性的特點,其語言應力求精準、規(guī)范。但在實際工作中,文字表述、概念使用等方面的問題仍屢見不鮮。近期,我們梳理了一些較為典型的文字錯誤和注意事項,現分類列舉數例,供參考借...
序次語,是人們在日常表達中時常會用到的一種詞語,它不僅讓我們講話行文更加條理分明,也更便于聽者讀者獲取信息。但在實際使用中,序次語使用不當的現象可真不少,北京市李加旭以出版物為例,談了序次語使用時需要注意的問題。請看——?
與學員N次通信(第三十一封信)劉國昌XX學員:你在微信中說,能否講講網絡標題有何特點的話題。巧了,近幾個月來我正在關注和研究這個話題。這是一個有意思、值得研究的話題。下面我們就這個話題進行一番交流。網媒標題是隨著互聯網出現而形成的一種標題形式。...
稿子寫完以后,你都做些啥?可能你會看一遍就交稿了,也可能你會放一放,讓稿子“冷卻”一陣,還可能你會繼續(xù)修改,直至自己滿意為止?!?稿在“改”中成。記者寫完稿子之后,每人有每人的具體做法。不管你是如何做,總的一個要求是,要不斷修改,要仔細修改?,F在有些年輕記者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到位。有的記者寫稿出手很快,一千多字的稿子沒用多長時間就寫完...
我們的新聞報道是以正面報道為主的,是以團結、穩(wěn)定、鼓勁為主的,同時,必須是客觀公正的、全面的,這就必然需要輿論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兩者都具有建設性。輿論監(jiān)督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發(fā)展,與正面宣傳的出發(fā)點是完全一致...
當下,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各種新型媒體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出現。與傳統媒體不同,新媒體以較低的推廣成本、更易拉近與客戶的距離等優(yōu)勢,成為很多企業(yè)首選的推廣、營銷平臺。在新媒體不斷發(fā)展的同時,新媒體內容開始出現內容不足,同質...
“中年記者”充電秘訣?日前與幾位中年記者聊天,因為都是老同事了,說話隨便,真言盡吐,倒也聊個痛快!中年記者有中年記者的話題,如何“充電”是其中之一。下面看看大家的心聲——一、變化:從“急切”到“沉穩(wěn)”;從“求量”到“重質”A記者:初來報社時,忙于寫稿,著急見報,那真是一股子熱情與急切!現在那種“急切勁兒”正在逐步褪去,換之于什么呢?—...
與學員N次通信(第三十封信)劉國昌XX學員:你綜合幾位學員的想法,想圍繞如何寫好會議消息的話題交流交流。我覺得很好。下面我來談一些想法和建議,供大家參考。寫會議消息,是記者經常要“干的活兒”。這“活兒”怎么“干”呢?如何“干”得漂亮呢?下面結合...
——《說說寫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十八稿子的開頭很重要,一切有所為的記者都十分重視開頭的寫法。古語云:“文無定法”。稿子的開頭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綜觀諸多篇稿子(指通訊)的開頭,可謂千姿百態(tài),因文而異,因人而不同。然看稿子多了就會發(fā)現,常見的好...
今年4月1日是杰出的新聞工作者、國際問題專家、著名社會活動家、人民外交家、中國新聞社第一任社長金仲華先生誕辰114周年。金仲華先生在四十年的新聞生涯中,形成了極具個人風格的新聞思想,對當下“講好中國故事”和傳統媒體轉型發(fā)展仍有啟發(fā)意義。值此金仲...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共中央宣傳部今天公開發(fā)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顒訕俗R?;顒訕俗R由黨徽、數字“100”“1921”“2021”和光芒線組成,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艱苦奮斗的百年光輝歷程。數字“100...
3月24日,中央宣傳部發(fā)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標識(以下簡稱“活動標識”),就在前一天,中共中央舉辦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也公布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顒佑嘘P情況。?
中篇小說《人生》是著名作家路遙先生的成名作,講述了主人公高加林“回到土地——離開土地——回到土地”的歷程。在離開土地進入縣城之后,高加林成為一名通訊干事,負責縣里時政新聞、民生新聞的采訪和寫作,雖然從業(yè)時間不算長(很快因為被告發(fā)“走后門”,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