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報刊評論

從狂熱到冷靜:雙11的第12年

庚子年,10月20日。疫情的沉寂悄悄褪去,熒熒閃爍的屏幕后正有七千萬人蹲守在雙十一的預售直播間。主播馬不停蹄地展示一件接一件的商品,而當左下角的鏈接彈出的瞬間,屏幕前無數(shù)雙手便一擁而上,仿佛商品的標價僅僅是一串簡單的數(shù)字,搶到,就得到了實惠。這是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的第12個年頭。走過一個輪回,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一個購物商城的折扣活動,成...

轉發(fā)錦鯉,也別忘了腳踏實地

錦鯉,原本指的是壽命長、花色漂亮的觀賞魚類。中國俗語中的“鯉魚躍龍門”也用以表達積極向上的寓意。近年來,在網(wǎng)絡推動下,“錦鯉”逐漸引申出了新的含義——指一切代表好運的事物。網(wǎng)友們除了在社交平臺通過轉發(fā)“錦鯉”圖片進行日常祈愿之外,一些星途順暢的明星偶像更是成為了“人形錦鯉”,成了“好運”的象征,受到網(wǎng)友們的追捧。面對“錦鯉”轉發(fā)熱潮,...

福州大學報 2020-11-05 301

如何才能樂觀?

“如何才能樂觀”這樣帶有哲學意味、心理元素、生活經驗的內心叩問,往往是在我們落入暫時的挫敗、失意、憂慮、孤獨、無奈等感受的時候,才更容易浮現(xiàn)出來的命題。大家都說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大家也都說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很重要,那么,我們要如何在人生風浪的沖擊中保持樂觀呢?樂觀是天生的嗎?若要從心理學專業(yè)的角度探討“樂觀”,一定繞不開被譽為“積極心理...

反轉新聞下的“保留態(tài)度”綁架了誰

2020年9月17日,高管鮑毓明性侵養(yǎng)女案判決水落石出,“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實其行為構成性侵犯罪”,打破了許多人對鮑毓明有罪的認知。與此同時“未知全貌,不予置評”,作為被用來評述“反轉新聞”的一句話也為公眾所熟知。它所提倡的“保留態(tài)度”,是對社會公信力的重塑,還是對公眾話語權利隱形的“綁架”?“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可以成為律己的原則。隨著...

青年人大 2020-11-05 425

淺析《放牛班的春天》和《老師好》下的教育對比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2004年上映的法國音樂電影,是電影史上教育題材的經典之作。故事發(fā)生在一所被稱為“池塘之底”的學校,相對學校來說,這里實則更像是一個問題少年聚集中心。這里的學生,他們是外界眼中的壞學生,抽煙,盜竊,惡作劇是他們日常的行為。正如學校的名稱一樣,這里是被所有人遺棄的角落,他們只能待在池塘深處,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天空。沒有...

貴州作家報 2020-10-29 2533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別讓溫情變成一種綁架

近日,曬一曬“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席卷了許多人的朋友圈。誠然,在天氣轉涼的秋天里,手捧一杯有情人送的熱奶茶顯得格外暖心。將這種溫暖分享到社交平臺上,也是一種另類的“曬幸?!薄_@么看起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似乎是件溝通情感的溫暖之事,但你有沒有過一絲的遲疑,為什么表達感情的介質從情侶間的一個擁抱、親朋間的一封信變成了奶茶這種商品?當你拿...

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10-15 2477

揠苗助長不可取,健康成長方為貴

近日,《一站到底》里的十二歲選手何宜德頂著“神童”的光環(huán)走入了公眾的視野,其“光鮮亮麗”的履歷足以讓正常的大人都自慚形穢:一歲徒步暴走、五歲開飛機,甚至是八歲考入南京大學。孩子發(fā)言時成熟的談吐、大方的臺風也讓人嘆為觀止。然而,很快就有人對他的經歷提出了質疑:羅布泊作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域是否能輕松翻越?六歲孩童的自傳內容是否有閱讀意義?...

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10-15 2199

時代精神是影視創(chuàng)作的永恒動力

從漫長的人類藝術發(fā)展來看,任何藝術都不可能脫離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可以說,時代精神是藝術創(chuàng)作如影隨形的基因序列和永恒動力。在新時代的文化藝術領域,影視藝術是傳播力最強、影響力最廣、關注度最高的藝術品類。影視藝術作為書寫歷史、觀照現(xiàn)實、暢想未來的文化陣地,作為培根鑄魂的重要手段,理應繪就屬于新時代的精神圖譜與夢想之光。然而,在影...

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10-15 2305

避免負能量玩梗的漩渦

以一種輕松隨意、漫不經心卻又接地氣的語態(tài)來借鑒、引用“網(wǎng)絡流行語”,成為中國網(wǎng)絡新世代的表達自我、解讀文化的一種新常態(tài)?!爸星嘈C健痹谌珖?000名高校大學生展開的調查顯示:72.48%的被調查者愿意主動“玩?!保^90%的被調查者可以接上超過4句網(wǎng)絡流行語。造“梗”、玩“梗”、轉發(fā)“?!币惨殉蔀橹袊ヂ?lián)網(wǎng)中最活躍的文化行為之一。...

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10-15 1993

“封?!痹鈱W生“喊樓”疫情之下學校如何做好管理?

近期,多所中學發(fā)生“學校保安扔掉學生外賣”、大學發(fā)生“封校”遭學生“喊樓”的事件,相關情況通過網(wǎng)絡傳播,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對此,光明網(wǎng)銳評:特殊時期更應聽取學生訴求。事件回顧山東一中職、安徽一中學:學生外賣被扔進垃圾桶9月20日17時左右,有快遞員將該校8名學生點的外賣送到學校門崗。由于學校規(guī)定外賣食品不得進入校園,18時許,該校保安...

咸陽職院 2020-10-10 1950

莫被表面迷惑莫讓偏見滋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新鮮的事物會隨之而來,身邊的人也在悄無聲息地在更替著。在面對這些新事物的時候,我們認知境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停留在第一種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我們的內心滋生了偏見。在不了解的他人具體情況下不妄加評論、不隨波逐流改變自身的態(tài)度。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個陌生的人進入你生活、學習、工作...

文理兼修是正道

教育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向,國運攸關,民心相系,亦你我深情所牽。至今戰(zhàn)猶酣的中美貿易摩擦,說到底,就是教育之拼、之戰(zhàn),遂激起吾輩對教育之思、之呼,壞事正在變成好事。日前欣然收讀沅江教壇宿將湘昆老師詩聯(lián)選粹《蝕痕》,此乃理科老師推出的文科新著,即給人以啟示:文理兼修是正道。從孔子創(chuàng)辦私塾伊始,我國教育走向就游離于文、理之間,經歷了重文輕理、重...

益陽城市報 2020-10-10 2116

評價他人的專業(yè)選擇正確與否,真的沒有必要

湖南女孩鐘芳蓉以高考文科676分的亮眼成績,報考了在很多人眼中看來頗為“冷門”,還“沒有‘錢’途”的北京大學考古專業(yè)。該事件也進入了公眾視野,在微博評論下,除了鼓勵與支持的聲音外,也有一些“好心”的網(wǎng)友,留下了諸如“以后買不起房別怪當初咱們沒提醒你。”等的評論。一切仿佛皆因她有著“特殊的身份”,卻偏偏選擇了考古學這種低收入高難度的專業(yè)...

深圳大學報 2020-09-24 2048

二十歲的你請停止“網(wǎng)抑云”

近日,“網(wǎng)抑云”一詞在網(wǎng)絡上頻頻出現(xiàn),引發(fā)熱議?!熬W(wǎng)抑云”由音樂平臺名“網(wǎng)易云”演變而來,平臺內熱門評論大多文藝傷感,越來越多年輕人將該音樂平臺視為發(fā)泄負面情緒的情感寄托地。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年輕人確實承受著更大的壓力,難以排解的負面情緒隨之出現(xiàn)。學業(yè)、事業(yè)上的挫折,糟糕的人際關系,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生活的不如意使年輕人陷入情緒旋...

山東理工大學報 2020-09-24 1707

被消費的“懷舊”音樂

維克多·弗蘭克在《活出意義來》中提到:“人一旦因為看不到未來而自甘沉淪,便容易有滿腹的懷舊愁思”。在人生悵惘和世道變遷中,懷舊情緒仿佛一劑情感撫慰藥,安撫我們錯失生命歷史某片段而泛起的憂傷。用更專業(yè)點的語言來說,“懷舊情緒是由于急速變遷而產生的。”在高速運轉的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世界卻愈發(fā)空虛,認知速度與生...

浙江傳媒學院報 2020-09-24 1704

論文買賣損傷的不止學術誠信

9月16日,科技部通報9起論文造假等違規(guī)案件處理結果。其中有7起涉及論文買賣,如中國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張某購買論文問題、中國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于某購買論文問題、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張某購買論文問題。論文買賣,在學術界并不鮮見。長期以來,論文是職稱晉升、項目評比以及人才遴選的重要“敲門磚”。有需求,就有買賣。于是,就有人圍繞著論文發(fā)表動起了歪心...

山東科大報 2020-09-24 1878

掙脫評價的束縛

人生在世,總是會接收到各種各樣的評價,其中有好有壞,好的是贊美,不好的是批判。然而真相往往隱藏在迷霧的背后,總有人無法做到明辨是非。有人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可事實上要想做到這點,又談何容易?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網(wǎng)絡的普及,評價他人成為一種越來越常見的現(xiàn)象。說說、朋友圈、微博上的劇評、影評、測評,網(wǎng)絡世界里更是隨處可見網(wǎng)友對...

莫以早晚論英雄

莫以早晚論英雄

張彌曼八十二歲榮獲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盧柯四十八歲擔當中國“萬人計劃”的首批杰出人才候選人。有人說,做人當如盧柯,早有成就造成名;而我卻認為,成名有早晚,殊途可同歸,莫以成名早晚論英雄才是適當?shù)?。何為英雄?這是指對社會、對時代有貢獻之人,或是指...

讀不懂的00后網(wǎng)絡“黑話”其實有玄機

最近,00后們喜歡的諸多網(wǎng)絡“黑話”,從亞文化的一隅走向了公眾視野,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類似“nss、xswl、連睡、擴列、nbcs、你幣沒了、233333”等近乎亂碼的“黑話”,讓外界摸不著頭腦,卻被很多年輕人津津樂道。其實,這些“黑話”與網(wǎng)絡語言的“初生代”類似,大多是日常語言的縮寫與變形。比如,很多人以前也不知道“886”。但現(xiàn)...

滄州職院 2020-09-10 1520

不學≠無術

不學無術”一語,淵遠流長,究竟始于何時,源于啥背景,出于哪方人氏口筆,自然不是老夫說了算的。只記得自己當學生那陣子,老師總是這么說;后來輪到自己教學生時,也跟著這么講??蛇@些年來,不知是眼睛老花了,還是耳朵長了繭,對此定論由懷疑到動搖,甚而持否定態(tài)度了。這并非“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白眼看世界,對此詞義辨析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只是從千...

益陽城市報 2020-09-03 1622